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3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根据作者来稿情况以及对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近几年出版的部分涉农科技期刊研究资料,指出科技期刊文章存在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和农药商品名称现象,分析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和农药商品名称的危害性,认为期刊编辑必须重视知识更新,并提出正确使用农药和规范使用农药名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为了成为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青年编辑应该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修炼.文章从查缺补漏,全面加强编辑学、著作权等相关知识的补充;与时代接轨,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数字化编辑技能;在总结中提高,善于总结专家审稿意见,尝试撰写编辑学论文3个方面阐述青年编辑职业素养的自我修炼之路.  相似文献   
53.
从学术期刊的媒介属性、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传媒环境变化3方面分析学术期刊传播科普内容的必要性,提出学术期刊从社会热点、读者需求和报道方式创意的角度切入传播科普内容的方法,认为学术期刊传播科普内容有扩大自身影响、培养潜在读者和传播科学知识、建设理性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学术期刊编辑兼做广告的策略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曹作华  谢贞  田力 《编辑学报》2004,16(5):372-373
为了促进学术期刊的广告工作,总结了编辑兼管(做)广告的方法与体会.认为增强法律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是确保期刊不出现违法广告,并使广告数量不断增加的有效途径;双重的工作(编辑与广告)对编辑人员是一种挑战,但只要积极应对就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55.
电子期刊著作权保护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电子期刊编辑制作、出版发行和开发利用中涉及的作品数字化、电子期刊的法律地位与权利归属、公共传播权、作品署名方式、发表权、网络法定许可转载、摘编权等著作权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基于松散耦合视角对科技期刊编委会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结合松散耦合理论及松散耦合组织特征,提出可以从“制定科学的编委遴选制度”“增强编委在期刊运营中的参与感”“将期刊长远目标分解为编委明确任务”“制定合理考核激励淘汰制度”4个维度达到提升编委会建设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的数字化出版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一直坚持数字化出版,利用网络出版平台、采用网络编辑系统、实施DOI编码、实行开放获取和优先数字出版、与期刊数据库平台和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建立参考文献知识链接等方式进行数字化办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刊物短期内被国际著名数据库SCI等收录,影响因子逐年提高,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实践表明,数字化出版对加快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作者通过在《Radiology》工作和学习的经历,感悟到在编辑流程中充分利用清单、大力推广国际通用标准,全面理解和践行公开医学研究和出版中的利益冲突问题,有利于国内的生物医学期刊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9.
专家审稿意见是科技期刊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学术价值最高的部分,具有一定的发表价值,但在目前多数科技期刊普遍实行的盲法审稿方式下,审稿意见只在专家、编辑和作者之间传递,造成学术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今同行评议方式向着更多元、更公开的方向发展,公开发表专家审稿意见可以作为实施开放式同行评议的尝试和突破,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意义。本文建议采取先“精选”后“普及”、逐步推进的审稿意见发表方式,总结出精选审稿意见的遴选标准和程序,讨论了公开发表专家审稿意见对编辑工作的意义,以期为促进同行评议模式的转变,实施开放式同行评议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0.
曹作华  田力 《编辑学报》2003,15(1):61-62
总结2年来配置学术性期刊重点报道的实践与体会。认为:紧跟学科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来稿情况,征询专家及读者的建议,及时确定报道意图,是重点报道的前提;与报道意图相关的文稿集中报道,约请专家撰文,撰写编者按、本期导读及“要目”,是重点报道配置的主要方法;兼顾其他专科,重视文稿的时效性,重视重点报道内容的整体质量,是增强期刊报道优势效果的重要保障。期刊的重点报道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和学习,也使期刊更好地发挥了学术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