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英雄     
朱学东 《传媒》2004,(1):1-1
时势造英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为这豪迈的英雄气概所叹服,所以我们心存着对英雄的感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为这悲壮的英雄气概所感动,所以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为这绵延不绝的英雄传奇所倾倒,所以我们期待着江山辈有新人出.  相似文献   
22.
朱学东 《传媒》2004,(8):1-1
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报纸出版体制改革,究其热点和难点问题,可以概括为"一个主体"和"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23.
转制 主体之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学东  高江川 《传媒》2004,(8):8-13
蛹破茧而为蝶,是生物体的自然演化过程,是生命力的自我实现.只要具备演化条件,自然规律就无可抗拒.  相似文献   
24.
天津报业 再勇敢一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东  喻乐 《传媒》2004,(4):18-22
天津是直辖市,目前天津的报业市场有四份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  相似文献   
25.
朱学东 《传媒》2004,(5):23-23
一个幽灵,一个叫资本的幽灵,在传媒界到处游荡. 传媒业需要资本支持自己发展,资本同样需要传媒业.有人说,计算机世界、京华时报等的成功是因为引入了商业资本的结果,然而,当更多的传媒与资本真的相恋、结缘,往往发现那是一场苦恋,爱愈深,伤更切.双赢就如镜中花,水中月.  相似文献   
26.
新党报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东 《传媒》2004,(7):1-1
1921年7月,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共产党.28年后,这个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至今已执政55年.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重视新闻宣传工作,重视发挥党报作为党的重要的喉舌作用.对党报的期许之重,不仅是执政党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的需要,也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虽然党报的宗旨不曾动摇,但近年来党报面临的困境却有增无减.一方面,党委机关报的性质与"三贴近"的要求虽然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但在操作层面上的落实仍非易事;另一方面,党报传统的征订发行方式虽然仍具有作为政治任务的必要性,但基层和群众,特别是农村和农民对制止报刊摊派、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呼声日益强烈.这似乎是个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27.
28.
秋收寓言     
朱学东 《传媒》2003,(10):1
金秋十月,又到了秋收时节。 我们将以怎样的心情,迎接这收获的季节? 有人满心欢喜,打理着饱满的粮仓。有人踌躇满志,预备着来年的种粮。有人愁容满面,不知该如何兑现丰收的承诺。有人颗粒无收,旧债未了,又要面对明日的饥荒。还有人不得不离开土地,另谋生计。 几家欢喜几家愁。审视这张秋收的百象图,我们不禁要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格言加上新的注脚,因为不耕耘一定没有收获,而耕耘也未必一定有收获。秋收只是结果,这一结果取决于从选种到耕种的全过程。 秋收取决于选种,我们不能允许有毒或有害的种子祸及农田。秋收取决于对播  相似文献   
29.
时势     
朱学东 《传媒》2003,(12):1
时势之于古代小说家,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时势之于冷静的政治家,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前车之鉴。时势之于马恩经典作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时势之于2003年的中国传媒业,是催动新一轮改革的内在张力终于迎来了迸发的时刻。 2003年的中国传媒业,无不感受到时势的力量。从十六大确定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到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使国人为一个大势已定的发展时代的到来而欢欣鼓舞。中央大力推动的文化体制改革,无异于时势对传媒业体制和机制沉疴的又一轮荡涤。对于釜底抽薪式的党政部门报刊治理,不仅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个以民为本的政府对民生的强  相似文献   
30.
赵:朱老师,您好! 新闻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热情的工作."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很多优秀的新闻人都称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您理解的"新闻理想"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