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进“三农”的发展,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任务。农村图书馆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基地,积极发展农村图书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2.
作为化建筑和知识宝库,图书馆应优化、美化其内部和周围空间。为读和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以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的蔓感需要,从而影响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行为,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3.
朱珺 《青海教育》2002,(5):20-20
现代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内容。而语文课除了向学生传授语文文学方面的知识外,它还兼有审美教育功能。这首先是因为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内容是丰富的。 (一)教材中的自然美。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荷塘月色的恬淡幽美,大好秋色的绚丽灿烂,还是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地体现出来,会给予读者很深的美感享受。 (二)教材中的社会生活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但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无不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  相似文献   
34.
教师出示儿歌:绿蜡笔,画竹子,蓝蜡笔,画河川,青蜡笔,画石头,黑蜡笔,画小燕。要问我们画什么?画我祖国好河山。  相似文献   
35.
本文在肯定文渊阁对藏书目录编纂、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对其管理制度的缺陷进行评析,对构建我国现代化的图书管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6.
日本历史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反映了日本当前的主流历史观,也预示着日本在将来对于本国历史和他国认识的导向趋势。为使我们能够对日本教科书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本课题对日本教科书涉及中国的内容按事件顺序以主题形式逐一整理、归纳,并在客观立场上对其分析.从中考察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所蕴含的日本人的中国观。由于日本教科书的编排体例是以日本的发展为主线.世界史只选取和日本相关的史实作为理解日本的背景而出现。通过这一线索,可以探究日本人是如何审视他们的国家和中国所共同走过的那么多年的历史的.找寻日本教科书问题的根源所在.起到促进中日沟通的桥梁作用,达到双方坦诚相待、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用语言传递信息,非语言行为同样拳足轻重。副语言通常指有声而没有固定语义的“语言”,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从声音的特征、修饰和间隔三个范畴来探讨。  相似文献   
38.
建设江西省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论证了图书馆联盟成为世界图书馆人的自觉选择的多方面原因的基础上,陈述了有关建立江西省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基本工作,以及联盟应该发挥的共建共享书目资源、构建文献资源体系、建立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系统、实现人力资源共建共享、开展网上信息服务和其它整体化管理工作等功能。  相似文献   
39.
朱珺 《青海教育》2007,(12):11-12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40.
词汇习得的研究在当今外语教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对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其中,涉及到双重编码理论、加工水平说和激活扩散模型的关键词法就受到愈来愈多研究者的关注.关键词法要求学习者在所学的目标语词汇与母语/目标语中读音相近或部分相近的词汇之间建立听觉联系并以形象的方式记忆,实质是借助言语和表象的共同加工过程来帮助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