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文化遗产学的基本概念及大学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文化遗产学的意义以及大学设立相应系科的必要性.文化是人类社会第一特性,它是历史地传承的."文化遗产"所谓的文化虽属狭义,但它的保护和运用,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产业的开发仍是大事.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将来必是"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42.
[目的/意义]在长三角一体化和“双一流”背景下,对长三角8所“双一流”高校工程学科研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各自的优势与差距,旨在对高校工程学科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构建工程学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高校工程学科研竞争力的表现。[结果/结论]近十年工程学科主要集中在大规模多变量控制系统、深度学习、多代理系统、物联网等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一区发刊占比最高,论文质量最高,科研影响力较高;8校生产高被引论文的能力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43.
探析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是深化核心素养培育的本质诉求。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活动具有深刻性、价值性和发展性,表现为指向知识结构的理解性学习、联通现实世界的实践性学习和达成心智自主的反思性学习。经由认知困惑、概念解构、意义炼制而实现德性运用的系统迭代,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习发生机制。为促进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发生,需要创设真实性情境,增强知识学习的生命性;提供结构化内容,回归学习过程的整体性;深化探究性学习,重塑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实施嵌入性评价,保障学习发生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44.
针对目前信息素养教育中出现的与用户信息素养需求在教育目的、时间、内容以及通识化等方面不匹配问题,提出一种贴近师生用户需求、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开放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为促进用户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一种思路。从用户实际检索过程中抽取建立一种适应用户信息获取习惯的自主学习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从数据资源划分、知识学习地图建立、联系建立以及信息素养教育嵌入方面探讨多种形式结合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从用户实际信息需求方面入手进行嵌入,能够唤起用户兴趣和注意力。通过知识学习地图和人际交往连接建立相应联系,能够形成共同需求的用户群体,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至用户信息需求中,能够提供同质化信息需求案例,进而达到自主学习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通过数学中的重积分方法结合力学中力系平衡的原理计算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变截面设备的重心,为设备的顺利运输和吊装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6.
今年四月,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自然教改实验教师代表,省、市自然教研员,市县教育部门的领导、小学校长以及有关专家学者一百四十多人,云集湖北荆州古城,参加中央教科所召开的小学自然教改实验总结会。 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小学自然教改实验工作是1980年作准备,1981年开始的。先在四个省市的五所小学三百多名学生中进行,到现在已有二十四个省市五百余所小学十七万余名学生参加。八年来两次制订和修订自然课实验教学大纲,与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合编实验教材、教参共32本,先后探讨了“自然学科特点、教学方法”等十六个课题,从理论上、实践上论证了小学一年级开设自然课的可行性、科学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提出了:  相似文献   
47.
农村小学开设自然课问题研讨会198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辽宁省锦县召开。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省、市、县自然教研员和自然教师代表共4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央教科所教法室李志超主持,国家教委初教司桂尊惠同志到会并发了言。 这次会议一共研究了五个议题:1、农村小学开  相似文献   
48.
课程和文化是一对紧密联系_的范畴。历史的沿革赋予课程以传递文化的重任。然而,随着教育教学的展开,课程逐渐摒弃了文化本真的主体性,嬗变为脱离灵魂的躯壳,以工具性价值存在的方式充当着文化附庸者的角色。物体内在意蕴的缺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羁绊,严重阻碍新课改的实施。为此,实现“课程文化再造”成为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  相似文献   
49.
一、高等教育学的本质教育学是一门人文科学,比哲学更复杂,比经济学更现实。教育是人类形成的基础过程,教育创造了人类,教育也维持人类的存在。不论从群体和个体而言,从历史到现实而言,这都是真理,这一论断的根据是:人类的本性为拥有群体创造的知识体系。求知的基...  相似文献   
50.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对广大受众的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否让广大的受众接受新闻传播对本身的影响,主要在于信息传播能否开展积极正确的舆论引导,以正确、适当、客观。科学的宣传形式来进行事物的宣传,积极的引导广大受众的主流思想,来促进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