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杨小微 《湖北教育》2004,(19):10-11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日渐广泛和深入,实验教师产生的困惑也越来越多。尽管大家都认同要改变教师单方面控制课堂的偏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一旦把课堂“还”给学生之后,不少教师又产生一种“失控”的恐惧或担忧,或者有的以为任由学生去发挥去表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就是新课程追求的课堂状态。为了克服这些担忧、  相似文献   
142.
翻阅国内近期教育文献,你会发现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选题中,“主体性发展”、“主体性素质”、“个性最优发展”、“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这一类中心词扑面而来;再冠以“跨世纪”、“新世纪”、“面向21世纪”、“……现代化”等等修饰词的,更数不胜数。不难断定,“现代化与主体性”正在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选题的一种基本取向,这一取向不仅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同向,而且与  相似文献   
143.
2001-2005年,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突显出对人、对实践和对学科自身发展的深切关注,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以转型为主调的浑厚旋律,先后经历了学科存在价值与发展空间的寻找、学科研究转型、学科发展意识觉醒与迷乱这样几个阶段,最后进入“问题意识增强、本土研究强化、重建力量集聚”的新时期。总之,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使人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正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44.
正值国家阔步迈入“十四五”规划启动开局之际,河北师大专家学者组织了一场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研讨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就新时代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如何起好步、开好局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观点主要侧重:(1)新时代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的国际视域和历史方位;(2)新时代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的新内涵和理论突破;(3)终身教育推进实践及雄安新区国家区域推动实验样本;(4)扎根中国大地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等等。  相似文献   
145.
杨小微  游韵 《教育研究》2021,42(3):135-148
作为全球现代化"后来者"的中国,要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现代化道路,应持何种视角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动.通过透析历史与当下背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土基因成为探寻要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教育现代化中国视角的基本构成,包括中国现代化的性质研判、立场持守和视角选择;厘清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要义,在于对经典现代性的扬弃;梳理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维度以及重政策导向、抓主要矛盾、唤基层活力等重要特征.从这一视角出发,聚焦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如下基本判断:激活内生动力、选择跨越式发展路径、提升特色意识和创新精神,以期形成中国教育现代化"一地一案、分区推进"和"一校一策、生动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6.
以价值多元化为背景,对中小学生的道德状况和道德环境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以内涵的指涉对象构建研究框架,以指向自我、指向具体他人、指向抽象他人和社会、指向国家和民族四个维度为基本框架,从道德现状和道德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小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和隐含的价值观,以及他们所受环境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在大部分德目上,都比较认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相对传统的价值观而言,他们表现出更明显的时代特色,而道德行为大多与道德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道德判断上倾向于主流,但在道德推理上则呈现多元的价值倾向;同伴群体对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社会多元化发展和市场经济进一步成熟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也应当顺应这种多元的状况,从崇尚道德权威的传统转变到尊重道德理性的教育,允许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以使大家共享的价值观更加稳固。  相似文献   
147.
校校有庆、年年有庆,逢五逢十,更是备受重视。然而,校庆也因而变得平平常常、容易走向千篇一律。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过校庆?如果要过,我们该怎样把校庆过得有意义?对此,淮安市人民小学给出了一个精彩的答案,我读着这些文字,仿佛身临其境,在此就校庆庆典与学校文化血脉传承的关系谈几点随感。校庆,作为一种仪式、一种庆典,既是学校外显文  相似文献   
148.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1987年9月召开了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围绕"增强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深化普通教育改革"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教学原理和方法1.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关于教学过程中谁为主、客体的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1)"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代表们一致指出,在理论上公开坚持这种观点的已不多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把教师当作绝对的主体、学生当作被动的客体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因此有必要进  相似文献   
149.
在"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扩散,世界各地都陷入一片不确定性的恐慌之中,学校教育被迫线上教学之时,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组织本所学术委员会成员对这次疫情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以及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机遇进行分析、探讨。委员们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对这次疫情与教育的关系做了全方位的思考。其中,三位学术委员都专门长篇幅谈到了当下如火如荼的在线教学问题,有宏观,也有微观;有感悟,也有调研,更有切身的学校管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0.
“典型引路式”的经验推广20世纪90年代后期,原国家教委先后推出湖南汩罗市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经验和烟台的整体性、全面陛改革经验。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的区域推进深化阶段,教育公平开始成为这个时期渐受关注的新话语,问题域从区域间差异与均衡拓展到了区域内的差异与均衡的研究。山东寿光和安徽铜陵作为新的改革典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