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会话含义的理论出发,阐述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各项原则及其准则。遵守或违反这些原则的某一准则就会产生会话含义。可进行会话含义的语用推导。在理解会话含义的过程中.还会受到来自客观方面的词汇意义、语言结构、化差异、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结合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全面地理解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12.
听力理解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作为一项基本语言技能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图式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听力理解过程的特点和认知机制,认为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的处理模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交互式因式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图式理论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并指出培养学生的图式意识和图式策略是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严复基于翻译经验提出的"信、达、雅"理论来审视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并以此作为档案编研的基本准则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复合体,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不同民族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负载。翻译必须注意文化负载并讲究译法。对负载文化的话言的主要译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音译法、音译意译结合法、解释法、空缺弥补法、套用法、具体法。抽象法,转换法、改写法、替换法、求同存异法、归化法、异化法、等等。此外,因语篇、文体、音韵等方面文化负载上的差异而需要的相应译法种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天然联系,公共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密不可分.文化导入的原则有实用、阶段、适合、系统、层次、中心、对比等原则.其方法主要有融合、注解、比较、实践、专门讲解、课堂融入、系统介绍、多媒体辅助、游戏、测试等方法.公共英语教学当在教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注意文化的导入.将公共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范畴.  相似文献   
16.
创新——高校档案馆发展的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档案馆发展的突破口是:加快高校档案馆的数字化创新建设,建立文档一体化管理创新系统,尽快出台档案信息化标准,建立健全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建立高校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加强高校档案法制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化是一个复合体,语言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不同民族语言有着不同的化负载。翻译必须注意化负载并讲究译法。化负载表现在词语内涵及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异、宗教词汇的差异、词汇空缺、习语上的差异、风俗习惯用语上的差异、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等等。对负载化的语言的主要译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音译法、音译意译结合法、解释法、空缺弥补法、套用法、具体法、抽象法、转换法、改写法、替换法、求同存异法、归化法、异化法、等等。此外,还有语篇、体、音韵等方面化负载上的及其相应译法种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活动背景对联,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我国经典文化长河中的一棵奇葩。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联这种本该深入国人人心的国粹却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为人们所冷落。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  相似文献   
19.
习语精辟、生动、优美、形象、通俗、寓意深刻,是语言的精华和核心,体现了强烈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负载.英汉习语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固定表达形式,体现了地理生态环境、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歧异.在英汉习语翻译中,要注意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尽可能达到文化信息、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等值传递.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复合体,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不同民族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负载.翻译必须注意文化负载并讲究译法.文化负载表现在词语内涵及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异、宗教词汇的差异、词汇空缺、习语上的差异、风俗习惯用语上的差异、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等等.对负载文化的语言的主要译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音译法、音译意译结合法、解释法、空缺弥补法、套用法、具体法、抽象法、转换法、改写法、替换法、求同存异法、归化法、异化法、等等.此外,还有语篇、文体、音韵等方面文化负载上的差异及其相应译法种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