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48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意义]国家政府、大中型企业以及研究机构面对技术难题,如何找到合适的专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的综合性复杂难题,寻找到多专长专家显得尤为重要,寻找合适的方法识别出多专长专家是本研究的目的。[方法/过程]利用专家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数据,通过抽取专家有代表性的研究专长特征,基于TFIDF加权的重叠K-means聚类算法对专家进行重叠聚类划分,挖掘出专家的多个研究专长,进而识别出多专长专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TFIDF加权的重叠K-means聚类算法在查准率、召回率和F值上有良好的表现,可以识别多专长专家。  相似文献   
42.
科研合作是促进科学生产的一种重要形式,探讨不同机构之间的科研论文合著情况,可以有效把握机构合作的整体现状与特征,有助于提高机构合作的绩效。本研究基于2010-2015 年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图书情报学领域期刊发表的论文,构建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Top15 高产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综合运用文献合著率、合作多样性、合作稳定度、合作绩效等度量指标,分析了机构合作的主要特征及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论文数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论文影响力相对有限,香港地区的科研机构在国际上学术认可度领先于大陆地区的科研机构;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对象不断拓宽、合作密度不断加强、合作论文产出不断提升成为我国近年来图书情报学领域发展的显著特征;国际化的合作团队、多元的合作对象和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为科研机构带来更多的科研成果产出,提高其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43.
[目的/意义] SAO是一种能够表示主题信息和主题间关系的3元组结构,是文献计量学领域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方向。为了获得“满足文献计量分析需求的SAO结构”,需要解决现有SAO结构识别方法遭遇的3个问题:查全和查准率低、所识别SAO结构和领域主题相关性不强以及矩阵稀疏性。[方法/过程] 提出一种面向文献计量分析的基于语法树的SAO结构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共现算法和“主题词簇”方法(term clumping)识别SAO核心组件,然后利用基于语法树的抽取算法实现SAO结构的逐层抽取。[结果/结论] 案例研究发现,该方法的平均查准率为0.805 8,平均查全率为0.844 6,所识别SAO结构与领域主题关系较强,且矩阵稀疏性也得到较好改善,可有效应用于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44.
在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影响创新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术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当前国内外跨学科测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中的Web of Science分类,从学科专业化指数、学科集成指数和学科扩散指数三个方面来衡量研究的跨学科性,并通过科学地图可视化的方法来展示跨学科研究的学科分布特征。最后,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所著文献作为实证案例,通过构建的测度指标来研究这些顶级学者论文的跨学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学的创新性成果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们的研究成果总体上专注于物理学科领域,学科的集成程度和扩散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5.
 ESI排名已成为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主要基于总量指标对高校学科建设提供指导。但ESI学科涵盖范围广泛,总量指标相同的高校其学科内部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学科评价存在的“唯数量”倾向可能掩盖高校学科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本文获取20所高校的高被引论文,基于多样性视角构建学科多样性和学科均衡性来衡量其在ESI学科的发展现状,并运用天际线理论深入评价三个典型学科。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在不同学科的学科多样性和学科均衡性呈现明显差异,各高校在材料科学的发展上较均衡,在化学上存在差异,在计算机科学上则差异明显。该研究方法有助于发现高校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学科评价提供新思路,为建设均衡协调的学科生态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46.
我国国家科技报告系统经过近2年的建设已初步成型,目前正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国家科技报告系统以何种方式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当前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通过系统调研当今世界主流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和文献开发利用模式,并借鉴美国科技报告系统的成功运营经验,结合我国国家科技报告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国家科技报告系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和文献开发利用模式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7.
文章以2010-2015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发表的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可视化分析技术,探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论文的主要特征,研究沿线国家参与科研合作的活跃度及发表的论文影响力,进而挖掘出科研合作的重点学科领域和研究热点,以期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概念内涵及其特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现有文献对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研究存在概念内涵交叉重叠的现象,对各自特征的分析和演化过程研究也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采用系统性综述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明确了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概念内涵,探讨了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演化的底层逻辑,厘清了颠覆性创新的源起、发展及其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为颠覆性创新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认为,突破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差异,从突破性创新到颠覆性创新是一个梯度演化的过程。突破性创新属于技术创新层面的概念,是基于组织战术层面的创新活动,而颠覆性创新是基于组织战略层面的创新活动,是以“颠覆性打破”为导向的复杂创新,注重技术和组织资源的深度融合,涵盖了创新的所有范畴。本文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探讨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内在演化逻辑、构建颠覆性创新理论分析框架、寻求颠覆性创新开放与控制的战略平衡治理方式、发现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方法以及剖析中国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的演化机制与实现路径等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9.
选取国家科技部"973计划"2010年度资助项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多维定量分析从人才储备支持、研究领域覆盖和研究思路培育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科学基金资助与"973计划"间的关联关系。研究表明,科学基金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对"973计划"具有基础性支撑培育作用。  相似文献   
5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兴技术大量涌现,若能够准确地进行科技规划,使得创新主体及时站在正确的发展趋势方向上,将会使其在未来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占据极为有利的地位。因此,研究有效的科技规划制定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的产业科技规划研究方案,与以往“自底向上”的技术选择方案不同,本方案“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找到该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将模糊的、宏观的行业规划具体化,研究结果用于辅助该行业科技规划制定的决策过程。本文以我国太阳能电池技术行业为分析案例,首先总结了该行业所面临的整体创新环境,接着以技术热点分析和技术质量分析重点剖析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与主要问题,最后以行业路线图和产业链图揭示了在生产过程中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可能解决方案,并由此提出我国该行业科技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