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乾荣 《传媒》2002,(9):14-15
可疑的“素质” 有识之士说我们的娃娃光念书不行,要进行“素质教育”,于是,老师和家长便赶紧让孩子们去学钢琴,去上美术、舞蹈班或演讲班。电视台举办青年歌手赛,主  相似文献   
52.
近日在《新华文摘》上读了舒芜先生一篇文章——《标点符号与文章风格》。他说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李易,在工作中发现一些作者使用标点符号时各有特色:陈迩冬爱用破折号,黄肃秋文章里惊叹号多,张友鸾好用句号,周汝昌“大括号里面又套小括号”,舒芜喜欢分号,王利器“一逗到底”。标点符号的使用,体现着作者的风格。舒芜说“对作者的‘标点权’,应该与著作权一样尊重,轻易不要随便改动,磨掉了特点”。  相似文献   
53.
“读书界”,是一个很暖昧的词 组。它常见于读书类报刊或一些关于出版、评论作品的报刊专版,给人的印象,似乎世上真有一个所谓读书界似的。我曾请一些学问大的或  相似文献   
54.
王乾荣 《传媒》2002,(12):13-14
在人们印象中,主要为男性读者阅读的美国《花花公子》杂志,以宣扬色情而著名,比如登个裸体美女照什么的。它因此一度极其火暴,据说还成了20世纪60年代“性  相似文献   
55.
王乾荣 《传媒》2002,(8):15-15
北京的一个网吧被人纵火,一下子烧死24人(后又一重伤者逝去,实死25人)。已经查明,放火者是与网吧有矛盾的两位十三四岁少年。 在这个大悲剧中,放火人和网吧主自然罪不可赦,但是追溯起来,我认为政府管理部门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56.
57.
舒芜先生在《标点符号与文章风格》一文中说:“对作者的‘标点权’,应该与著作权一样尊重,轻易不要随便改动,磨掉了特点。”正如人们作文要选择词汇一样,人们也是完全可以“活用”标点的,甚至可以说,很多情况下只有活用巧用,才能显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58.
王乾荣 《传媒》2001,(9):12-13
从小,我们在家里和学校里接受人生教育,眼前展现着一幅真善美的画图.我们决心做一个道德情操高尚和无畏的、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59.
王乾荣 《传媒》2001,(6):12-13
男女关系上的传统观念,顽固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使滚滚红尘的男女在潜意识里充塞着荒谬,并不时显现出来,又影响别人。这个人若是个没有话语权的人,也便罢了,他的“流毒”  相似文献   
60.
王乾荣  王荣 《当代电大》2006,(10):52-52
以前,普通中国人在《辞海》或教科书上,见识过孔子的尊容——头发用一条打结的带子束起来,胸前细密美髯飘拂,笑颜微展,慈眉菩目,身着宽袍大褂,是很优雅的一个老头儿,不同版本书上的孔子像或略有出入,但大致如此。这是不是孔子的标准像呢?不知道,好像没有人说是,也没有人说不是;但大家都认定,那就是孔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