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别看我和王先霈教授同住在一个校园,也常同车外出参加各种讨论会,其实我们是很少就作家创作或文学状况聊点什么的。他是位掖得住话的长者,我是个锋芒毕露的狂客,只要我们在同一个会场,只要他的发言在我之后,总免不了要磨圆一下我的言辞的。从早些年在省作协讨论醒龙、应松,到后来在湖北大学讨论方方、一光,再到近来在湖北报业集团讨论易飞,他都是如此。时间长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调研京津冀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对京津冀24所“双高校”图书馆进行问卷调查、网站访查及电话访谈,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起步较晚,正步入快速增长期,建设中还存在学校顶层设计不足、建设理念引领意识淡薄、建设目标定位不够精准、馆员对智慧图书馆的认知水平偏低、技术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四个目标设定:认知·技能·思维·情感(教语文要达到什么) 1.对四个目标设定的基本理解所谓四个目标设定是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维目标、情感目标的设定。也就是说,不论在总体的语文教育(宏观的)中还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微观的)中都应该进行这样的目标设定,从而使语文教育和教学成为在目标引导和管理下的程序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主要针对地铁隧道进行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盾构法施工原理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重点处理措施,以此来保证地铁隧道的盾构法施工质量能够有所保障,促进隧道建设工程的发展,为其他地铁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铁的建设是促进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地铁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其涉及到的方面极为广泛,如果地质条件差,极容易引起塌方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来对地铁隧道进行与加固处理,从而保证地铁隧道的使用功能。结合某工程为例,简要分析了地铁隧道底层注浆与加固施工技术,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又平 《湖北教育》2007,(11):11-15
高中语文新课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种"大学精神",它打破了中学语文教育自成一体的格局。新课标不是灵丹妙药,但它确实提出了若干矫语文教育之弊的方略。就我粗浅的理解,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以前沿引领传统、以理论提升经验、以多样取代单一、以前瞻考量既有。也许因为新课标的酝酿、产生时逢跨世纪的缘故,新课标对"未来"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如"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等。这使新课标努力体现出前瞻性,并以前瞻性规划未来,考量既有。且看"前言"的"课程设计思路"中的一段表述:  相似文献   
17.
自传体和90年代女性写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传体是小说是女性主义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以西方女 主义论和叙事学理论为依据,论述了自传体与女性写作的密切关系,并在中国当代女性学的背景下,重点分析了林白、陈染等人小说创作的自传体性质及其女性主义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元小说手法较为集中地出现在马原等先锋派作家的作品中,是先锋作家暴露虚构,解构现实主义写作成规的话语策略,文章以马原的作品为例,论述了元小说的主要特点,功能,探讨了元小说在当代文学中的意义。文章认为元小说在结构方面的特点是打破框架,在意识方面的特点是自反应,它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暴露虚构和质询成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当代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中,“史诗性”是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但在80-90年代的文学中,反史诗性是行锋文学和新历史小说解构宏大叙事的基本策略之一,它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中另一种历史叙述,本文论述了反史诗性的三个主要表现:质疑客观真实,颠覆英雄祚话和消解在庄重风格,主要结合新历史小说,论析了文学转型中小说家的历史观念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