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42.
走进张家港市青龙小学校园,你会听到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唱着风趣幽默的童谣:“小闹钟,真神气,早晨铃声响,叫我按时起,背着书包上学去。”“天上星,亮晶晶,伟大首都是北京。北京有个天安门,天安门上挂红灯。红灯红,红灯亮。我们大家齐声唱。五星红旗迎风飘,伟大祖国多富强。”“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爱国爱乡爱大伙;你拍三,我拍三,害人害己咱不干……你拍十,我拍十,人要活得有价值,从小端正人生观,长大以后作贡献。”“地球是我家,人人都爱她,你种一棵树,我栽一片花,人人献爱心,美化祖国靠大家。”一首首健康向上的…  相似文献   
43.
人生不能没有等待。在等待中,孩子会逐渐明白:世上本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信手拈来的幸福,所有的东西都要靠自己付出艰辛去  相似文献   
44.
热热闹闹谈德育,扎扎实实抓智育,这是很多学校的现状。什么时候德育工作也能像抓智育那样扎扎实实了,育德之成效也必将充分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45.
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仅是一首传诵十分广泛的诗,而且也是被后人改为其他文体形式最多的诗。旧时有人为了给孩子启蒙,将其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将其压缩成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后有人巧妙断句将其改为一首绝妙的好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另作断句,便改成了一篇优美、隽永的散文:“清明时节,雨…  相似文献   
46.
王国兴 《内江科技》2007,28(8):150-150
旅游地理是旅游专业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广泛综合的特征.只有进行多学科的横向联系,才能做好研究与教学活动,加强旅游地理与其他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是提高旅游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47.
开展“小五年计划”活动,是儿童们自觉的爱国要求,也是对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一项极为有效的活动。在当前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大跃进的高潮中,为了引导和发挥儿  相似文献   
48.
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怎样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其根本途径在于多读多写。读,有其自身的目的,但它又是写的基础。读是吸收,写是运用,读和写相辅相成。要提高  相似文献   
49.
在说话、写作中,有些学生为什么感到“没啥可说”“没啥可写”呢?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注意观察生活和积累材料,常常是“身在宝山不识宝”,对自己身边  相似文献   
50.
一、在发散中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因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他们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因而思考时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所以,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思维框框,开拓视野,在形成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1.同一个内容,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理解来。如在《草原》一文的教学中,有一女孩不解地问道:“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并不茫茫’是怎样一幅景象?作者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