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胡智锋(以下简称"胡"):<现代传播>从2004年第一期开始,每年开篇做一个业界与学界的对话,邀请业界领袖、学界代表性人物,对中国广播电视的现状及未来进行分析探讨.至今已经持续七年了,本年度邀请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王云鹏副台长和社科院的时统宇先生.2010年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收官之年.2011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相似文献   
62.
功能研究是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电视传播艺术怎样才能发挥对电视生产和传播的功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电视传播艺术的最核心的功能提高电视生产与传播的“效率”,提升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品格”,进而对“效率”与“品格”进行了概念界定,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3.
胡智锋 《视听纵横》2003,24(6):38-40
2002年度对外广播节目《中国之窗》、栏目和艺节目三大类,其中《中国之窗》有26个参评,栏目6个,艺节目5个。从整体上看,2002年度对外广播节目导向正确、题材丰富、样式各异,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广播道路上做出了新的成绩,在贴近中国实际、贴近海外听众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4.
学院精神与学理路径──理论视野中的“电视批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院精神与学理路径──理论视野中的“电视批评”胡智锋,罗振宇电视是20世纪人类传播实践创造的奇迹。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电视在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备受荣宠;然而,它在人们认识领域内的对应形态—电视学研究却困顿日久,始终难以卓立于学林。前者被视为当代社会...  相似文献   
65.
2014年,《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走过了35年的办刊历程,期间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探索与创新,而精准定位、特色专栏、形式多样成为其最值得珍视的经验。  相似文献   
66.
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组成的中国纪录片战略发展研究课题组,对2013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和研究,并发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4)》。课题由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与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主持。本文为该报告的精华版。  相似文献   
67.
时间:2009年12月12日 地点:中国职工之家 对话人:朱虹 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胡智锋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兼本刊主编、博士生导师 整理者:曾祥敏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本刊特约编辑  相似文献   
68.
一、"民生问题"及"以人为本"相关议题 公报提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对"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强调,也必然带来各项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十二五"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当前,由于地区差异,贫富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较为突出.真正的小康社会需要有合理的分配机制、也就是"国富"与"民富"共举,大幅提升百姓收入水平,推进社会公平.这不仅是拉动内需的经济发展策略的需要,也是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政治需要,更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这牵涉到人心向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9.
电视事业的发展是于对两种规律认识的自觉与深化:一是电视对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的把握,一是电视对自身的发展规律的把握。山东电视台创办刚刚一年的电视新栏目──《午夜相伴》在对这两种规律的探索道路上留下了可资纪念的一笔。一、都市化生活内涵的开掘。电视对于社会生活内容与6式的变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们生活需求与自美需采的变化从来是比较敏感的,更时对于这种变至、变化的反映与表现基至是轿句超动的。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7极为繁荣的景象,体现在中国目性生活中一个突出的表征…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