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4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拉扎勒斯的压力交互作用理论中“压力”一词的解读,对女性图书馆员面对来自社会、个人、职业发展、管理体制和自身知识水平等压力源进行了分析,提出女性馆员应从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公平的氛国与环境以及关注馆员的心理需求,增加图书馆员培训机会,实行有计划岗位轮换制等方面进行调试,以减轻女性图书馆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02.
近年高考与数学竞赛中的解析几何试题,有不少与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有关,本文列举数例,探讨其五方面的运用及转化技巧.  相似文献   
103.
梁祝     
千百年的等待一个泛黄的传说飘零成碎裂的花瓣隔着历史沉痛的思绪我触摸到那段揪心的伤痕老去的时光深处两只蝴蝶的舞蹈铿锵有韵一如金属落地的声音一道悸心的鸿沟撕开血肉模糊的伤口将一个孤独的坟墓袒露  相似文献   
104.
诗歌声律的形成受古音韵遗产、语音新变、音乐、啸吟以及梵呗、转读诸文化现象的不同影响,其中六朝社会风范对诗歌声律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催化作用。南齐文人周颙、王融、谢胱、沈约等人在此基础上完善提高并身体力行,才取得了世人触目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王弼籍贯应属魏代兖州部山阳郡高平县制,即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淮安之山阳国,起于东汉建武十五年光武帝刘秀封皇子刘荆为山阳公,其治理山阳达17年之久,后因大运河而著名。焦作山阳城为西周初年蔡叔度监督武庚、战国时魏邑、秦代嫪毐为长信侯、西汉河内郡山阳县、东汉汉献帝皇子刘懿为山阳王时的城池。战国时山阳城为魏邑经济中心,有上海博...  相似文献   
106.
樊荣 《化学教与学》2011,(11):49-51
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有着充分的作用,有效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思维的延伸。文章从设计层次化的有效问题、创设情境化的有效问题、激发自主化的有效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化学有效问题的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07.
德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世界上是发展最早,也是发展较好的。德国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自19世纪末以来历经了四次重大改革,其音乐教育的理念及实践特色鲜明,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8.
<正>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文武兼长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才大、学博、有着深沉感情和丰富阅历的文学家.他把词从“剪红刻翠”的潘湾中解放出来,并引向更加广阔,激荡的社会现实之中,使词在体现时代哀怨和欢乐、民族悲愤和希望、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等方面,发挥出了空前的艺术力量.一百多首反映不同鸟形象的词篇在整个辛词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词篇无论是借助鸟形象表达豪情壮志,还是抒发志向难酬之怀;无论是讥刺诌佞之徒,还是借景烘托闲适之情,都能灵活地运用形象语言来体物写景、寄兴言志,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丰富奇妙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并通过刻画不同的艺术形象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意识和思想追求.本文拟从辛词中大量的鸟形象角度着手尝试,探讨辛弃疾的人生旨趣、思想追求过程以及鸟形象之艺术特色,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9.
中韩两国从地理和人文上,历来都有着很深的因缘关系。以往,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的限制,分国别的对外汉语研究显得相对薄弱,不仅体现在无法实现教学实践中按国别分班,同时也体现为理论研究的欠缺。近年来,随着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热潮的到来,为数越来越多的韩国留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渴望,要求学术界和教育界作出有效的回应。本文探讨了教师在从事对韩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应从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中韩文化意识异同等方面入手,注重对韩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特征性把握、及时开展教学特征性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0.
<正>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昌炳兰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正_在我省部分大专院校中文系全日制学生和函授生中广为使用.然而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中“汉代”和“魏晋南北朝”作品的注释和简析存在一些问题,特择出一二与诸同行试加探讨.一(一)160页“须臾,梁(目旬)籍曰:‘可行矣!’”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166页(注释)[24]瞬(xu(?) n):以目示意即使眼色.《辞海》1980年版(下同1666页“(目旬)”为:x(?)n,即以目示意.《汉书·项籍传》:“梁(项梁)目(目旬)籍曰:‘可矣’!籍遂击斩守.”颜师古注:“(目旬),动目也,音舜,动目而使之也.”“瞬”读为xu(?)n通“眩”,释为“目摇”.故可知“瞬”注意“xu(?)n”为误,应读为sh(?)n.(二)16O页“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166页(注释)[28]慑(zhe折)伏:是说吓得拜伏在地,表示服从.慑:惧怕,惊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