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3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传媒公共性:概念的解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公共性是在传媒体制规训下传媒实践公开性、批判性和公益性理念所产生的社会公器属性,包括应然和实然的双重含义,涵盖理念、体制和实践三个层面。传媒公共性问题实质是媒体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尤其是传媒自身的民主化问题,核心是传媒与政府、市场、公众之间的关系或传媒管理体制问题。考察传媒公共性,需区分应然的理想和实然的表现,采用历史的、动态的、政治的、阶级的观点去分析,区分展示的、操纵的公共性与批判的公共性。传媒公共性概念应用于中国,应当以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念作为价值规范,同时结合我国传媒体制对传媒实践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从新媒体事件角度分析网络媒介公共性的实践,发现网络媒介的确更具备公共性潜能,但也不能摆脱社会现实条件的限制,网络媒介的公共性是有限的、局部的、不稳定的,与人们理想中的状态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04.
从Sun Shuang等人提出的信息供应链出发,建立信息供应链框架并优化其信息需求模型。指出目前我国政府在处理突发性公共危机时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用信息供应链框架的观点对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并从信息供应链的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意义]引文是施引文献与被引成果的纽带,反映了后继者的借鉴和肯定。本研究在传统题录关键词网络的基础上,创新地将引文上下文关键词作为研究材料,所构建知识图谱不仅能揭示文献主题的深层次信息,也能够反映受众主观筛选和利用文献的知识过程。[方法/过程]选取数字人文为研究领域,获取3个文献集和两个引文文本集,构建两个无向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和两个有向的基于文献引证的关键词网络。通过共现网络,观察数字人文领域知识的吸收与扩散;通过引证关键词网络,观察数字人文的形成与转化。[结果/结论]研究揭示数字人文的研究重点、核心领域与核心技术,从受众的角度为数字人文领域未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翟姗姗  张纯  许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1):140-148
[目的/意义]针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以期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承传播,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方法/过程]指出以开发利用为目标实现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长期保存的必要性,并对国际数字化长期保存及开发利用最佳实践案例"威尼斯时光机"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据此提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策略。[结果/结论]借鉴国外优秀实践经验,以开发利用为导向,从资源覆盖、技术集成、服务模式3个方面制定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策略。  相似文献   
108.
群体性事件的特殊性及报道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新闻报道政策的放宽,媒体报道群体性事件面临难得的机遇,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政府对群体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意义] 考察在线问答社区信息中的情感特征以及其对在线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自动化评价的影响。[方法/过程] 综合以往研究,提取Yahoo! Answers中的回答信息的文本特征、用户特征、时序特征等,并提出附加情感标注的回答特征,利用Weka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信息质量自动化分类预测。[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在线问答社区信息中具有一定的情感特征且情感特征的加入能够提高分类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0.
郭金龙  许鑫 《现代情报》2012,32(1):172-177
作为Web2.0环境下学术交流的有利工具,博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情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50个图书情报学博客和互联网博客构成的学术交流网络进行了定量分析,从中心度、网络密度、凝聚子群分析、小世界效应等角度对该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比较了两个专业圈子的不同结构特征和影响力,以期从完善结构的角度,促进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