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8 毫秒
61.
读这篇文章,有新鲜感。文章表现的主题并不怎么新鲜,新鲜的是文章中所展现的生活内容。短文反映了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淳朴的风情。他们逐水草而居,过着一种流动的生活,正是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使赊账这个生活中常见的  相似文献   
62.
一天,森林旁的小屋里忽然传来了猪太太的尖叫声:“老鼠把我的布咬破了!我还要用它来给小猪胖胖制作圣诞帽呢!”猪太太叫小猪胖胖到森林里去找大象伯伯借布。走着走着,忽然,胖胖听到了一声狼嚎,它心里有点发毛了;接着,又闻到了一股血腥味,吓得它冷汗直流。一只口水直流还带着浓浓的血腥味的大灰狼出现在胖胖眼前,胖胖吓得喘不过气来。 只见老狼那贼亮的眼睛扫来扫去。没看到任何食物的老狼有些丧气。忽然他看到了呆若木鸡的胖胖,心想:这下能饱餐一顿啦!于是老狼闪电般向胖胖扑来。 说时迟那时快,老狼的 嘴正好咬住了来救胖胖的大 象伯伯那锐…  相似文献   
63.
光明日报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报》编辑部、华中理工大学《高教研究》编辑部和武汉市白鳍豚钢木家具公司联合举办的“白鳍豚杯”有奖征文获奖作者、论文,已于近日揭晓。“白鳍豚杯”有奖征文获奖的论文九篇,以下是获奖作者、篇目: 《正确对待商品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潘懋元)  相似文献   
64.
谷雨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5):141-142,144
文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这一概念,指出与图书馆的其他业务相比较,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但这项服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65.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北美医学教育。PBL是把学习置于有意义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习围绕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展开。它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在探究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学习能力的新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6.
接受捐赠是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各界赠书工作普遍存在着无章可循或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本文拟对天津泰达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进行分析,与同仁共同探讨建立适合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捐赠体系,确保接受赠书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67.
某种程度上语言都是一种特定文化的反映,不同的意象在各民族的语言中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意义,英语也不例外。本文着重从与动物相关的习语入手来分析该现象。  相似文献   
68.
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出版界最闪亮的新星当属吴旻洁,她是诚品集团总经理吴清友的小女儿,虽然年纪轻,但却有独当一面的勇气.今年在没有父亲陪伴下,首度面对媒体,独自处理诚品卡的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69.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鲁迅,他的思想总是紧紧地与现实生活想联系,他深知封建礼教给女性的道德规范作了最苛刻的规定,这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心灵上。她们受到精神上奴役使她们的灵魂变得扭曲与畸形。本文就对祥林嫂的形象进行简析,从而让我们感受到封思想对女性的毒害。  相似文献   
70.
<正>一、计划之外抓新闻进入三月,又到了全国两会召开的日子,作为一名多次参加两会报道的地市报记者,又一次踏上开往北京的火车。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有些担心怕错失有价值的新闻。记者需要有敏锐的新闻触觉,因为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能与一条有价值的信息相遇。记得四年前第一次随人大代表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出发之前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拿了一份相对详细的发稿计划,但到了北京后才发现有价值的新闻采写永远是"计划服从变化"。《射阳成功探路人大代表比例改革》这篇稿件的采写就是计划外的一个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