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意义]探究微信用户从移动端到PC端的跨渠道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丰富多渠道环境下用户渠道扩展行为研究,为相关企业更好地发挥多渠道优势提升服务品质提供参考和建议。[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日记研究追踪30位用户三天内不同渠道的微信使用情况,发现微信用户从移动端到PC端的跨渠道使用行为与使用情景和感知差异的关系;构建使用情景、感知差异、感知整体性以及使用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微信用户从移动端向PC端扩展的内在机理。[结论/发现]多渠道环境下,使用情景、感知差异和感知整体性都显著影响微信跨渠道使用,其中使用情景通过感知差异发挥作用,感知差异比感知整体性更为强烈,且性能差异和硬件差异是感知差异四个维度中影响力较强的两个。[创新/价值]同时从探索性角度和验证性角度对微信用户从移动渠道扩展到PC渠道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可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对现有的社会化标签序化方法特点与局限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社会网络分析(SNA)思想,提出四种基于SNA的社会化标签网络分析方法:点、线、密度分析,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以及结构等价分析.同时,利用SNA软件实现基于社会化标签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的具体应用,进而为个性化信息服务实践的推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未来需要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来检验、完善社会化标签网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创业机会识别与信息/知识之间的重要关联性,本文运用经典信息过程模型剖析了创业机会的内涵,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基于创业信息过程模型的创业机会识别机理,并针对创业信息过程的3个环节分析了创业机会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首先运用信息科学理论论证了农民创业信息需求的动静二重性特征,然后结合我国农民和农村实际,基于问卷调查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现阶段农民创业过程中信息需求的现实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农民创业信息需求的现实特征基本可归纳如下:(1)从静态维度看,农民创业信息需求内容具有多样化、高层次依赖的复杂性特征;(2)从动态维度看,农民创业信息运动的各个环节体现出低效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基于社会化标签的个性化知识推荐研究的现状与不足,结合组合推荐中的变换策略和混合策略,建立了社会化标签系统中基于组合策略的个性化知识推荐系统架构,探讨了组合推荐所涉及的社会化标签—评价矩阵、社会化标签网络、知识互动型社会网络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结合媒体编辑活动的共性,探讨了多媒体出版物编辑艺术,主要分为选题策划艺术、符号组织艺术、媒体表现艺术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基于Tag的知识主题网络构建与Web知识推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移植借鉴的研究方法,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论证了具有类似Tag使用模式的用户在兴趣、思考与表达方式上的相似性,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Tag的知识主题网络的构建方法,并建立了基于知识主题网络的Web知识推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然而,由于受到Tag使用量的分布规律呈现出明显的“幂律分布”特征的负面影响,Web知识推送的覆盖度相对较低,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图7。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9.
一种电子商务站点个性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明  张金隆  邓卫华 《情报学报》2005,24(5):567-572
电子商务站点个性化建设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通过站点使用挖掘得到用户的兴趣和爱好,并以此进行个性化推荐。本文针对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个性化方法,即: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实现基于站点使用和站点内容的交易事务聚类,然后导出站点的使用文档和内容文档,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用户会话形成基于站点使用和站点内容的个性化推荐集,最后在整合两种推荐集的基础上完成个性化推荐。  相似文献   
20.
邓卫华  李鑫  易明 《情报科学》2023,41(1):17-24
【目的/意义】从互联网对话视角构建在线健康知识共创模型,揭示在线健康知识共创机理,为促进主流社 交平台开展在线健康知识共创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首先,融合对话理论和群体研讨理论,构建在线健康知 识共创模型的理论框架;其次,以知乎平台“宫颈癌”话题的152个提问和32045条回帖为基础,对提出的理论框架进 行检验,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探究健康知识共创中的对话循环机制和对话介入机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揭 示对话介入活动对健康知识共创效果的影响。【结果/结论】基于对话理论的在线健康知识共创模型由对话循环和 对话介入两个模块组成;对话循环遵循“从议题到方案”的研讨逻辑,依托在线交流平台的交互功能实现多重对话 空间连贯;对话介入强调在线文本的语言功能,细分为对话扩展和对话收缩,两者均显著影响单个对话空间中健康 知识共创效果。【创新/局限】借鉴互联网对话理论构建在线健康知识共创模型,进而揭示对话因素对知识共创效果 的影响,并利用知乎平台健康对话数据进行检验,后续研究须引入各种类型在线平台的健康对话数据进行模型验 证与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