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2011年,灵山县新星小学青年教师黄元园在全县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技压群芳,夺得第一名,虽然这对她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她依然十分兴奋。据记者了解,早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黄老师便得到了学校和县教育局的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102.
韦力 《广西教育》2012,(4):61-61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味’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对这一说法南宁市仙葫学校小学语文老师吴鸿丽十分赞赏。她认为语文的本体不仅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还应该包含着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内容的意思——语文不但要学“写什么”,更要学“怎么写”。吴鸿丽的语文课追求的就是这个“味儿”。  相似文献   
103.
韦力  樊柳艳 《广西教育》2012,(36):16-17
“‘效率优先、过程优化’的MS—EEPO(有效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理念,这样的教学经验值得推广。”这是今年5月29日,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到来宾市忻城县城关镇初级中学视察试点工作时,对忻城县实施有效教育试点工作的肯定。2010年10月,忻城县正式启动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至今实施已有一年时间。全县10所实验学校积极探索,努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该县进一步探索课堂改革、优化教学模式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4.
由于我国旅游定量研究方法零乱、欠缺体系,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对创刊以来所有的研究性文章深度分析梳理,发现旅游定量研究方法可归类为简单运算分析、基础统计分析、复杂统计分析、数理方法和函数模型构建等五类,笔者以此构建出旅游定量研究方法体系,以求使其更加趋于系统、规范。  相似文献   
105.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不少教师对学生地位的这种两重性,从道理上讲是接受的,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却往往只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他们又是学习的主体这一重要方面。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只顾赶进度,不考虑教学任务是否落实的教学态度;以及用增多作业,频繁考试等做法压学生学习,都是忽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具体表现。这种片面的认识已经影响到打好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6.
教师是教育任务的承担者,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和组织者。研究教育,研究教学,不能不研究教师。研究这些问题,对于看待和理解教师的社会地位,对于组织管理学校的教学,尊重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于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实现,都是不无裨益的。 一、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的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是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精神财富传授给年轻一  相似文献   
107.
三年来,我们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为方向,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学会  相似文献   
108.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在谈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时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提高教育质量”。由于“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严重损害了教育质量,因此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就成为当前要真正搞好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所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这问题的解决,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下苦功夫,付出巨大的劳动。但是,粉碎了“四人帮”以后,有了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对搞好教育革命,提高教育质量,是满怀信心,充满希望的。  相似文献   
109.
韦力 《收藏》2011,(2):134-135
流水前溪去不留,余香骀荡碧池头。燕衔鱼啑真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庇根枝叶烦珍护,长夏阴成且少休。——陈宝琛《落花诗》早年读陈宝琛之《落花诗》,对其佩服至五体投地,盖因其诗无一字一句不贴切落花,却又字字句句寓合时局,读罢掩卷,只觉暮霭沉沉楚天阔。  相似文献   
110.
韦力 《收藏》2011,(10):114-117
"樊增祥者,字嘉父、云山,号云门、樊山。光绪进士,曾任陕西、江宁布政使,护理二江总督。工诗文、书法,书学欧、颜,重拙峻厚,有自家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