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6篇
教育   3689篇
科学研究   65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24篇
综合类   169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53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51.
52.
左海芳 《辅导员》2014,(15):39-40
<正>差异是一种财富,教育也因此而异彩纷呈、多姿多彩。多元智能理论正是尊重这种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不断思考、实践、探索,努力构建个性的评价机制,追求学生生命的整体成长,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中评价的导向、激励、鉴定和教育功能,通过改革评价的标准,优化评价的内容、搭建评价的舞台、丰富评价的手段等一系列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在常态的生活中获得真实发展,以培养更多有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53.
甘国芳 《学语文》2014,(1):74-75
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文化内涵1.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现象。也有学者把它叫做“拟亲属称谓语”。这种称呼方式常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交际双方多为偶尔相逢的陌生人,运用亲属称谓语只是向对方表示敬意。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看,我们一起探讨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4.
正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陶冶爱国主义情操。为了了解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情况,笔者对我校五、六年级的270个学生进行了课堂调查。结果是:喜欢中国民族音乐的人数不到20%,  相似文献   
55.
56.
57.
在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不是整齐划一、简单机械,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法。而最适合于千差万别资质的学生的教学原则就是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人的资质才能被充分催化而得以发展,才能使那些"大智若愚"的先天资质被掩盖的学生顺利成材。本文将主要探讨关于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58.
59.
马春萍 《考试周刊》2011,(87):80-81
一、反思存在问题一直以来,教师们对编写好了的教案情有独钟,表现为不论课堂怎样"开放"和"民主",也不管课堂情景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的教学都总是指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像一个挥之不去的紧箍咒制约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扼杀了学生自主认识事物的积极性,因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通过生本教育的学习和尝试,  相似文献   
60.
思想品德课历来被学生视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学起来觉得有滋有味,我的感悟如下:一、与时俱进,给教材内容注入新鲜昧出于好奇,学生大多有在开学领到新书时通览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