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科学研究   7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3 毫秒
71.
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梯队期刊项目的100个中文刊为样本,统计基于移动端的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的发布情况,结合实例提出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的多平台分发策略:将微信作为主发布阵地,同时根据各刊自身特点选择其他合适的平台,使新媒体内容一次生成、多次加工、多平台发布,以增加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的传播效果,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并拓展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72.
来源于学位论文的稿件在学术期刊的投稿中占较大比例.阐述学位论文被数据库收录的现状与必要性,总结国内外出版界对学位论文再发表的各种观点,对学术期刊编辑如何正确应对源于数据库学位论文投稿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自然资源学报》为例,系统介绍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25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的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其他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2年多来,《自然资源学报》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精品栏目,主动策划并主办专题会议推出专辑/专栏,凝练战略咨询报告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量身定制专题论文推出笔谈或访谈丰富刊文格式的实践,在来稿数量增加和来稿质量改善、期刊综合影响实力提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并得到良好的社会和学界反响。中文科技期刊要想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维持期刊竞争优势,必须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找到适合个刊的有效方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4.
刘怡辰  沈波 《编辑学报》2013,25(6):560-561
以1个典型案例并结合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使用实践,指出在科技论文出版前应用AMLC的必要性,并阐述了避免科技论文重复发表的措施。  相似文献   
75.
科技期刊编辑中涉及专利内容的规范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作者来稿中对专利内容的错误描述以及不规范表达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认为在编辑工作中应当重视对专利信息的核实,避免不实信息误导读者。提出了编辑工作中涉及专利内容的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76.
张海燕  张和  鲁翠涛 《编辑学报》2017,29(2):168-171
以《肝胆胰外科杂志》编辑部2015-01-2016-07发现的疑似代写代投的86名作者的基本信息及其所投的93篇稿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这些稿件的作者信息量少,部分作者手机号码与单位归属地不符,邮箱、用户名、密码呈以“作者姓名+后缀”批量化命名,与作者沟通也有较多疑点;稿件学术不端检测重复率虽低,但一稿多投现象严重,数据经不起推敲,某些特殊格式也有迹可循.通过对作者基本信息进行审查,编辑特别是初审编辑可以尽早发现代写代投稿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  相似文献   
77.
组织特色专刊是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如果组织得当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广西科学》和《广西科学院学报》5年来组织了16期专刊,期刊社会效益明显增加,复合影响因子大大提升,学术影响力大幅度提高。本文总结2本刊物16期专刊组织过程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特色专刊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精心选择特色专刊主编、制订具有栏目要求和时间节点要求的组稿方案、准确把握送审时间和用好终审权、建立特色专刊组稿预案、加强特色专刊的装帧设计和宣传服务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8.
李明敏  苏磊  蔡斐 《编辑学报》2018,30(2):188-191
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是一种发展趋势,而网络平台是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总结英文期刊在健全网络平台、扩大网络出版体系以及加强电子刊推送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期刊借助网络平台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举措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实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79.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管理体制特点、编辑人员结构特点和学者参与办刊的实际情况,本文从科技期刊出版流程(即内容生产和内容传播)出发,对以编辑为主和以学者为主的2种编辑部运营模式进行分析,梳理了编辑和学者在不同模式中的定位与职能,指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编专深度结合的科技期刊编辑部运营模式,阐述了执行主编(或副主编)、编辑和学者的职责,分析模式的可行性,介绍典型案例。希望编专深度结合的科技期刊编辑部运营模式能对我国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0.
医学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常通过举办学术活动来促进学术交流、增强期刊影响力。但受到疫情防控政策影响,许多学术活动的形式逐渐由线下转变为在线网络直播。本文以《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举办的“中华医学儿科超声影像经典病例解读”在线学术活动为例,从内容策划、评审筹备、组织实施、会后服务等方面阐述医学科技期刊举办在线学术活动的实践经验及体会与思考,分析在线学术活动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对期刊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以期为医学科技期刊行业的同人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