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3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教育   4700篇
科学研究   1426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75篇
综合类   514篇
文化理论   80篇
信息传播   7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584篇
  2011年   667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读者——永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论述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永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  相似文献   
52.
在参考OASIS提供的ebXML规范分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ebXML规范以及组件关系,改造ebXML规范的分类,从而为ebXML规范在UDDI中注册提供合适的分类。并基于改造后的分类,描述ebXML规范分类方法的设计与实现过程,简要描述ebXML规范在UDDI中的注册过程。  相似文献   
53.
中德图书馆馆际互借状况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中德两国图书馆馆际互借的发展历史、组织管理、技术支持、服务对象和收费的情况,借鉴德国图书馆馆际互借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发展图书馆馆际互借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4.
我国情报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走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收集整理了情报学博士点2005年研究方向以及部分情报学博士点的培养方案的有关数据,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情报学博士研究生的教育走势。  相似文献   
55.
我国主要国家级数字图书馆工程项目介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及其网络服务系统、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中共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图书馆等七个国家级数字图书馆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内容涉及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建设等方面,为其他行业和地区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6.
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功能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门户网站的定义、特点和建立的意义,提出了用户个性化信息采集的方式,个性化信息服务门户网站的功能设计与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7.
FRBR及其在国内应用的障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陈琦 《图书馆杂志》2006,25(10):16-18
本文简要介绍了《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简称FRBR)在OPAC的应用状况,并结合国内的编目现状,分析了FRBR在我国实施与应用的障碍。  相似文献   
58.
倪琪 《图书馆》2006,(4):95-98
本文介绍了附盘图书的种类和作用,分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附盘图书的几种管理模式的利弊。从规范著录、分类标引、典藏和借阅管理等方面,探求一种能全面揭示随书附盘文献的主题内容及外部特征,进行科学管理,并最大限度地提高随书附盘利用率的新方法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9.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以"三大发现"为标志的,第一次是"作家的发现",它以发挥作家的主体创造性为基础,将文化的创造带入完全自觉的时代,在各抒己见、各逞异彩的竞相角逐中,文化成果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也是"人的发现"所带来的硕果之一:第二次是"读者的发现",它使人们认识到读者在文化接受中的主体创造作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前理解"去填补"空白",或重新解释"文本",更可以通过"期待视野"去左右创作者的创作,这就将文化创造活动从"文本"的束缚和少数"精英"的垄断中解脱出来,从而成为流动于创造与接受过程中的"活文化":第三次则是"编辑的发现",亦即编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创造价值的确立,这一"发现"是近十几年才有的事,但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相似文献   
60.
中国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图书馆界的现状,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论述了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首先要“以人为本”,同时要进一步开展对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并呼吁应尽快建立一套法律体系,使图书馆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早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