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8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教育   4649篇
科学研究   1435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546篇
综合类   56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0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696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家长会初探     
在升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下,家长会原有的功能已经丧失,正在“变味”。为了使家长会起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孩子方法的“舞台”的作用,笔者认为:①做好规划追求实效;②分批召开家长会;③让家长感知孩子的优点与不足,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相似文献   
182.
本文全面总结分析了毛泽东时代西部建设的历史阶段和特点,进而提出今天西部大开发应汲取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3.
184.
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学校课程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课程化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将家庭、学校、社会中碎片化的劳动活动资源整合为科学系统的学校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劳动课程科学性和序列性的应然体现,是促进劳动课程常态化的实然路径。基于学校课程体系要素间的关系,可从理念目标、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实施评价等四个层面对劳动课程体系进行建构,为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基于校训引领劳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课程资源确定劳动课程教学内容,把握劳动教育内涵科学构建课程模块,开展劳动课程实施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5.
和谐社会直面财政分配职能弱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了,与此同时社会不和谐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悬殊是引起社会不和谐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用财政政策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是促进社会和谐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6.
中小企业在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转型期中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前 的经济发展中仍不失主角地位,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现人化,中小企业的战略地位和发展任务不可低估,我国具备发展中小企业的充裕条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应有选择,发展中小企业需要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87.
文秘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管理等各个环节,只有增强文秘人员的档案意识、业务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才能全面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8.
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就需要师资队伍具备国际化水平。笔者以上海为例,认为目前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且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提高对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重视,“引育并举”积累一批海外优秀人才,完善师资队伍国际化管理体制,提高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9.
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制,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但在领导体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中职教育要向高职教育健康过度,就必须使各项工作走上高职教育的路子,办出特色,保证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0.
21世纪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创新能力的前提。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因素,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学、动手、科研和表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