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147篇
  免费   669篇
  国内免费   1072篇
教育   249364篇
科学研究   15605篇
各国文化   1557篇
体育   9962篇
综合类   6850篇
文化理论   2371篇
信息传播   32179篇
  2024年   1755篇
  2023年   7216篇
  2022年   4314篇
  2021年   3422篇
  2020年   4402篇
  2019年   3891篇
  2018年   2108篇
  2017年   3471篇
  2016年   4239篇
  2015年   6917篇
  2014年   20713篇
  2013年   14017篇
  2012年   16626篇
  2011年   24619篇
  2010年   26119篇
  2009年   24198篇
  2008年   26918篇
  2007年   23280篇
  2006年   20970篇
  2005年   19296篇
  2004年   16960篇
  2003年   14740篇
  2002年   9742篇
  2001年   7477篇
  2000年   4771篇
  1999年   1352篇
  1998年   999篇
  1997年   777篇
  1996年   597篇
  1995年   496篇
  1994年   441篇
  1993年   268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并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媒体行业,"互联网+"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对"互联网+"进行概述,阐述"互联网+"对于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并提出"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希望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2.
网络宣传,常被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是传统媒体宣传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在大型活动的宣传中只是充当配角,不能成为主力。湖南省湘潭市在承办第五届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时大胆运用新媒体,充分发挥和释放网络宣传的优势与能量,收到了理想效果,也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3.
以"遗传信息的传递"的教学设计为例,利用"Who Am I/谁与成双/绘我故人影"的小诗步步展开,层层吸引学生深入学习。通过假说的提出与提炼、探究活动、模型建构与评价等活动有效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44.
45.
贵州契约文书词汇丰富,同义词语数量可观。以《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等八种契约文书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义类聚"的方法,对贵州契约文书表达"愿意"这一意义的词语进行研究,可以管窥贵州契约文书表情达意时用语丰富性特色之一斑,而利用"套语结构"来考释契约文书同义词语的尝试,则能够为词语考订的方法和理论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46.
47.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教育平台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支撑。个性化阅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体验性、批判性的特征,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8.
49.
<正>教学模式存在的条件是科学的思想和多样化的实践。南京市栖霞中学的"动力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套课堂教学行为方式,其出发点是学生的学,其指向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活动中,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把难的内容教得简单,把简单的内容教得有深度"是"动力课堂"教学模式的追求。"把难的内容教得简单"是从学生的接受度和学科的结构意义角度说的。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抓住学科的基本结  相似文献   
50.
拴驴泉石刻是朝廷为开凿石门、修建栈道而铭刻的摩崖石刻,其年代属于曹魏正始五年无疑;"都治道郎中"等官职反映出因事而设的特点,明显体现曹魏时期职官差遣的具体化倾向;"上党司徒悌"等官员人名书写明显体现其郡望的痕迹,反映曹魏时期品评之风盛行,官员升降受其影响。石刻在保存魏晋时期书法文字资料、反映古沁河栈道修建和魏晋时期官职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