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1篇
教育   457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在晚清光绪朝立嗣危机以及随之风潮骤起的继统之争中,翁同龢以帝师之尊的身份,参与了选储立嗣的廷议决策。他主张"在继穆宗之统绪,非别立一君",排除将来废立的可能性,从而为光绪立嗣寻求合乎情理的解释。翁同龢敢于任事、办法得体的解决之道,更加得到了慈禧的信任和器重。  相似文献   
42.
媵婚是西周、春秋时期存在于诸侯贵族间的一种特殊婚姻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一国诸侯嫁女时,要由她的有血缘关系的一个妹妹和侄女作为陪嫁,其他两个同姓诸侯也要按此要求各用三人作为陪嫁,形成所谓诸侯"一聘九女"的婚姻结构(即一夫人加八媵妾)。《春秋·左传》多有记载,《诗经》中亦有多首诗或隐或现地反映了媵婚的内容。媵婚的存在有其历史、政治和文化多重因素。媵婚是姊妹共夫和姑侄共夫的混合体,是原始伙婚残余的表现;媵婚的出现,跟周代分封制有密切关系,媵婚是政治婚姻,诸侯之间以婚姻为纽带,结成政治联盟,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媵婚还跟诸侯"重继嗣",希冀权力永续的功利目的有关。  相似文献   
43.
陈仅《继雅堂诗集》有十五卷写于陕西任职期间,这些诗歌是清代诗歌和陕西地域诗歌史料的重要资源。本文对陈仅诗歌的创作情况、题材和体裁以及艺术表现手法做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清代文学研究者和陕西地域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4.
异类婚姻是指动物、神仙或妖怪等人类以外的存在物与人结成婚姻.以收集的13篇哈萨克族“异类婚”民间故事为对象,以母题、母题素、人物功能以及行动元理论为依托,从不同角度对其分类,旨在发现“异类婚”故事中的突出问题,并就主人公身份设置、婚姻追求形式、禁忌设置、结局设置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5.
46.
收继婚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婚姻方式。从收继婚的渊源和发展入手,了解收继婚形成的社会背景,分析明代法律对收继婚风俗发展的影响,能够更好地认识法律框架下的收继婚风俗。  相似文献   
47.
周代的同姓不婚礼俗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促进人口优生,一是具有政治意义的联姻,能扩大周人的统治.解读<诗经>中的婚恋诗,可为以诗证史提供大量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48.
婚内强奸是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状,婚内无奸的说法在现代社会是站不住脚的.而且为了更好地维护妇女权利,促使妇女自身的独立,有必要确立婚内强奸的犯罪化.  相似文献   
49.
50.
闲云 《收藏》2001,(11):34-36
砚,曾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若从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那方砚算起,已有五千多年。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李贺、刘禹锡便对端砚称颂不已,南唐后主李煜盛赞龙尾砚为天下之冠,宋代苏易简著《文房四谱》,砚即列为四宝之一。书画家们与它的关系更是密切,明代书画家陈继儒讲:“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由于文明的进步,文具的改进,特别是当前电脑逐渐普及,人们对砚,特别是古砚,相离渐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