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5篇
教育   2610篇
科学研究   34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085篇
综合类   477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35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武术套路运动是一项多元的、复杂的体育项目。随着技术动作的不断革新,武术项目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既高而又全面。大量的运动训练表明,只通过专项技术训练手段来提高运动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一些提高身体素质水平的专门训练,这样才能不断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身体素质与专项训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短跑     
短跑 一般特征 在肌肉收缩转化为短跑所需的有效运动的过程中存在着技巧和技术成分。这些技能可以学习、洲练和不断提高。训练同样还可以提高一些生物动力能力,如对短跑成绩有贡献的力量、柔  相似文献   
14.
运用选材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学分析法对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构成及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对形态指标依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规范的后转换技术可以高效率的保护好积极动能,缓冲运动中能量的消耗,加速机体的恢复,大幅度的提高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运动训练负荷的安排及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阐述了运动负荷在现代运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对现代运动训练负荷安排的相关因素从七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运动负荷安排时,充分考虑和分析其内在因素和相关因素,对有效合理地控制运动负荷有着重要的意义,并预见了现代运动训练负荷安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观察15名男子古典摔跤运动员进行三周大强度专项训练对迟延性肌肉酸痛(DOMS)炎症反应的影响。第一周每日评定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和肌肉酸痛程度,并分别在第一周的第一、三、五天和三周的第七天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及白细胞介素(IL 1β,6,8)水平。研究发现:第一周RPE从训练开始便出现显著升高,肌肉酸痛程度则第三、四、五天出现显著变化,第七天均恢复。CK、IL-6也均出现显著升高,IL-1β、IL 8则无显著变化。连续三周训练只有IL-6持续显著变化。提示:长时间大强度专项训练没有使DOMS症状加重,炎症反应也没有进一步恶化,机体已经对训练产生适应。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2002年5月出版的《2002田径竞赛规则》对原有的《1998田径竞赛规则》作了部分修改,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规则第187条12(1)就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除标枪外,各投掷项目落地区标志线的内沿延长线的夹角为34 92°”。相对于以前使用的40°扇形落地区,现在进行铅球、铁饼、链球比赛的落地区要小得多,增加了比赛难度,提高了对运动员专项技术的要求。因此,投掷项目新落地区场地数据需重新计算并设置画线,以便于从事田径投掷项目的教学与训练,开展运动竞赛。同时,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相关内容也需重新修改。2 34 92°新落地区的计算与…  相似文献   
19.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体系中 ,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我们所从事的体育、教育事业也正进行着一场伟大的变革。正是在这时 ,集多种教学法于一身的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传、帮、带”教训模式也应运而生。在教学训练中能否科学地运用教学训练法 ,关系到教学训练活动的效果 ,笔者对“传、帮、带”教学训练模式在训练中的科学运用做了初步的探讨。1 “传、帮、带”教学训练模式的可行性1.1 提高教学训练效果教学训练体制的改革以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学训练质量为核心内容。对于球小、速度快、变化多、技术打法多样化的乒乓球运动来说 ,如何跟上教…  相似文献   
20.
曾有专家警告,互联网的普及将颠覆人们的阅读习惯,“手不释卷”的阅读形象可能会成为历史。但加拿大遗产文化部最近所做的专项调查表明,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国家,人们对读书的热爱依然不减当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