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819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74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时下,校长们经常对教师说要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这也是当前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但是,做校长的在管理中往往只  相似文献   
82.
新中国70年来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三个特征:第一,师范教育从被动服务于政治意志的需要向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方向转变;第二,学生的身心状况和个人发展从外围逐渐进入师范教育改革的视野中;第三,作为师范教育的两种基本属性,师范性和学术性从对立走向融合。师范教育进一步改善的方向是:发挥师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师范教育中注重培养师范生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通过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和重塑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价值导向,进一步促进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83.
姚翠玲 《现代教育》2003,(14):51-51
教学反馈是指教师输送给学生的教学信息在教学中产生反映并返回教师,从而对教学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教学控制过程。反馈的原理用于指导教学,教师能根据学生信息输出情况,灵活的、及时地调整讲课进度,深浅程度和教学方法。教师还能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检测教学效果、调控教学过程、强化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84.
85.
他的建筑作品采用独特的缠绕式结构.风格飘逸。如果他用这种理念来设计一种全新的概念车.那将会是什么样呢?  相似文献   
86.
时下,在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在一些地区盛行由教研部门牵头,城区优秀教师"送课下乡""送课上门"活动,其目的就是让乡村学校的教师能够呼吸新鲜气息,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让其学有目标,用意良好。然而,最近我走访了一些乡村学校的教师  相似文献   
87.
习近平总书记赞誉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坚守“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初心,又说“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我对这些话语深有体会。图书馆工作非常平凡,一辈子默默无闻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但数以万计的图书馆员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图书馆就成为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造就着伟大的图书馆事业。这是一项“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  相似文献   
88.
"欲起沉疴,必赖乎有主义、有组织、有训练之政治团体。"孙中山先生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先后组建兴中会、同盟会和国民党等政治团体,接连发起排满、倒袁和护法等军事行动,均因革命队伍内部组织未备、训练未周而未果。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  相似文献   
89.
自从有了这本代表我校课程发展规划的小册子《课程成就学生》之后,我们,学生或家长,职工或教师,中层或校长,几乎所有安吉路人的生活好像在预期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课内或课外,校内或校外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90.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方志和近年出版的文献资料,提出天后信仰传入四川的时间是在清初,流行于清中后期,主要依靠闽粤移民、商人、官员来传播,且与各类会馆结合紧密。内陆四川的天后信仰其功能转为侧重于农业神和作为移民联络乡谊的纽带。民间的儒家"道师"参与推动其传播,佛、道、儒三家都在其身上打上了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