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9篇
科学研究   10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当前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加入WTO,政府部门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越发强烈,人才市场蕴涵着无限商机,大量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猎头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由于一些条件尚不成熟和完善,人才与用人单位相互之间的信用体系并未得到很好的建立,双方相互戒备、疑心重重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2.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最新统计显示,2007年上半年外企职位需求呈现矿业、日语软件开发等冷门专业的中高端人才短缺现象,而初级秘书、助理、会计、人力资源等大众行业人才需求仍然很旺,占外企人才市场需求的62%.  相似文献   
43.
44.
就业压力与女大学生征婚 接近年底,将于明年7月离开校园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高峰期又将到来。临近毕业,不少女生却无心找工作,往婚介所跑得比人才市场还勤快。据了解,在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婚姻成为不少女生的另一条“退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稳定收入成为她们择偶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当前传统人才市场的现状分析,通过对网络招聘的比较,总结了两者的优缺点。通过某市的无纸化人才市场的工程建设和工程的经验总结,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探索,结合传统人才市场和网络招聘的各自的优点,提出了无纸化人才市场的设计新模式,通过新的建设模式促进传统人才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区域化的无纸化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46.
基于11 691个样本的校企合作专项调查数据,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工具,以毕业生月薪、专业对口率和离职率为自变量,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讨论了人力资本专用性程度对高职校企合作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对校企合作水平产生影响,从而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水平是由合作专业的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高职院校对重点专业的投入能提升该专业的社会声誉,从而使重点专业在招生市场上具有一定美誉度与竞争力。但是,重点专业建设能否促进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键在于所形成的专用人力资本在就业市场上是否具有旺盛的需求。  相似文献   
47.
人才市场化条件下高等教育功能的变迁.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构成了以人才为圆心、以对知识的需求为半径的两个同心圆,于是人才市场与高等教育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同素异构关系.通过对这一关系的分析呼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并主张通过立法规范人才市场运作,力避"人才过剩"现象和全社会资源的浪费,为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8.
49.
随着人才流动的增强,大学生自谋职业成为一种时尚。有资料表明,目前全国至少有60万“弃档族”。“弃档”一族对人事档案的“漠视”,对现行档案管理制度提出了新挑战。一在“弃档”一族中,“弃档”者多为大学生、出国者、个体创业者和外企员工。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档案成了束缚自己的工具,为了“自由”之身,不惜把自己身份的标志、记录自己成长之路的档案随意丢弃。人档分离确实使人才更容易成为一种全社会共享的资源,使人才更好地自由流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档案可以随意丢弃。人事档案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  相似文献   
50.
学校教育应该给学生三方面的知识:关于自然的知识、关于社会的知识和关于自己的知识。面对当前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高职院校纷纷把目光投向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关于自己的知识的教育,结果导致学生自我认识的模糊与错误。给学生关于自我的知识,引导学生自我觉醒、自我探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准确评价自我,合理调节自我,自觉完善自我,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