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8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90篇
教育   26712篇
科学研究   1579篇
各国文化   188篇
体育   965篇
综合类   1082篇
文化理论   168篇
信息传播   3171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554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428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1022篇
  2014年   2451篇
  2013年   1788篇
  2012年   2073篇
  2011年   2462篇
  2010年   2359篇
  2009年   2440篇
  2008年   2907篇
  2007年   2185篇
  2006年   1782篇
  2005年   1660篇
  2004年   1449篇
  2003年   1381篇
  2002年   1349篇
  2001年   1157篇
  2000年   749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凝聚着众多教育专家与教师的智慧和心血,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做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盲目随意地改编教材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把教材奉为“金科玉律”,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同样也是不可取的。打破原有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理念对每位教师的必然要求。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进人社会前十多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那么学习有什么可谈的?实际上,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存在着“人人可以为之,人人却未必擅为之”的现象。同样人校学习,同样的导师,效果却不尽相同。这就说明因对学习的内涵领悟不一样,导致个人对学习的投人不一样,对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及内容的选择也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33.
34.
书海求境界     
向绍明 《师道》2007,(12):47-48
教师最辉煌的时候,我认为是群雄纷争的时候。当年的北大孕育出了无数的时代精英,也许是当时的社会尚未处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氛  相似文献   
35.
36.
37.
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全员观指导"和"全程观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侧重于为临近毕业的学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这种就业指导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应当树立全员观和全程观,把为毕业生进行“包装”的做法改成为学生进行“设计”,全面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38.
李贽在《童心说》中将八股文视为能够寄寓"童心"的"天下之至文",是由他的八股文观所决定的。李贽的这种八股文观,指的主要是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无须仰人鼻息、不必谨守程式以至因文害意的"场下之文"。利用这种"代圣贤立言"的"场下之文",或顺题发挥,或屈题从己,二者均可以抒发胸臆、寄寓"童心",而后者在思想史上和阐释学上的意义尤其值得注意。李贽以《说书》中的四十四篇八股文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寄寓自己的思想和学问。  相似文献   
39.
从医学模式健康观的转变,提出健身应以健康理念为依托,树立“三维健身”的观念;阐述在新的医学模式健康观中,健身的健康职能体现在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观上,并在其中起着促进、协调、连接相互之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卢梭早在三个世纪前就在<爱弥尔>中提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但时至今日,中国教育界仍在教育是为了传授知识还是发展个体、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孰重孰轻的争论中喋喋不休.人文学者在教育改革中一次次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又一次次在传统的教育体系前低下头来.即使如此,教育仍然需要梦想.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曾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多尔的课程观就是他的乌托邦,读他的<后现代课程观>,让人充满梦想的激情,又深感现实的冷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