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篇
  免费   3篇
教育   903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诗经》体现了我国先民们的道德审美眼光。本文试图从《诗经》中成语的角度阐述这一论点,并论证《诗经》中成语人格修养意识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2.
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靠的正是历史文化的维系.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饮食、建筑、服饰、风俗节日、伦理道德、学科技术等综合起来,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成为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标志,也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历史文化传播该怎样进行现代化表达?  相似文献   
53.
张俊梅 《儿童音乐》2013,(11):52-53
我国的文化传统,对于“乐教”的重视由来已久.乐的德性功能,比艺术本身更为重要.远在西周,当时的音乐教育内容为:“乐德”“乐语”“乐舞”.“乐德”即“中、和、祗、庸、孝、友”,“中”,犹忠也;“和”,刚柔适;“祗”,敬也,“庸”,有常也;“孝”,善父母曰孝;“友”,善兄弟曰“友”.“乐德”主要重于伦理道德,是音乐政治教化功能的体现.“乐语”,主要指诗乐教学,诗歌弦诵,以合礼仪;乐舞则以六代乐舞为主,兼习小舞.  相似文献   
54.
西周时期,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伦理道德观念逐渐敲响了人类理性觉醒和情感升华的大门,自觉的伦理意识开始孕生。这一方面是西周以小邦取代大邦的实践而促成的对“德”的重视;  相似文献   
55.
<正>说到"游刃有余",就会想到"庖丁解牛",解得"莫不中音。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原因在于它"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  相似文献   
56.
社会公共新闻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报道社会公共领域的事件、问题与现象为主要内容。这些新闻涉及社会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走势及其社会效果,涉及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尚等,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的背景下,更是直接关乎民情民生,关乎党风政风与社会道德风尚,直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高度重视,充分开掘社会公共新闻中的正义价值与力量,理当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追求与着力点之一。  相似文献   
57.
金燕 《兰台世界》2007,(5S):66-66
有一次,胡适在谈到“三从四德”时,他戏言道,男人也要“三从四德”。[第一段]  相似文献   
58.
书业广告工作的职业道德是指出版物广告活动中普遍认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规范。在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密集和出版物广告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逐步更新书业广告工作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提高书业广告工作的职业道德水准,是保证出版物信息活动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也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9.
试论儒家伦理道德在竞技体育中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弘扬和发展奥林匹克精神,是当今世界体坛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科学发掘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精华,可以促进竞技体育中义与利、理与欲、爱人修已等重大问题的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60.
在鲁迅小说的整个审美世界中,女性形象占有一席特殊的显赫的位置。鲁迅以其独特的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揭示了旧中国妇女既是社会悲剧又是性格悲剧的全部内涵,鲁迅侧重挖掘她们性格的缺陷软弱和致使自己失败的内在因素,体现了鲁迅对历史的悲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