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78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336篇
教育   32920篇
科学研究   4789篇
各国文化   65篇
体育   1876篇
综合类   1447篇
文化理论   408篇
信息传播   4638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691篇
  2022年   651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703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663篇
  2016年   949篇
  2015年   1590篇
  2014年   3828篇
  2013年   2905篇
  2012年   3589篇
  2011年   3865篇
  2010年   3436篇
  2009年   3375篇
  2008年   4082篇
  2007年   3192篇
  2006年   2432篇
  2005年   2068篇
  2004年   1600篇
  2003年   1304篇
  2002年   989篇
  2001年   785篇
  2000年   581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说话往往并非直截了当而是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就是语言使用的间接现象。语言使用的间接现象已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重视,语言学家把此现象称为间接言语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间接言语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并给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英语间接言语行为知识和间接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2.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探讨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在武汉市三所小学选取478名五、六年级的流动儿童,运用同伴提名法、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儿童版(MVS-c)、自尊量表(SES)、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C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同伴接纳、物质主义价值观、自尊、外化问题行为四者均显著相关;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很强的直接预测作用,也会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影响外化问题行为,还会通过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994.
行政抵抗权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众多国内外的学者纷纷进行对相对人的抵抗权的研究,我们国家相关法律也对此做了一些类似规定。但是,我国行政法对于相对方的抵抗权的规定一直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况,只在为数不多的法律文件中做了规定,因此作者认为行政相对方抵抗权已经能够在我国法律体制中发现,但是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95.
黄仁发 《家教指南》2003,(3):35-35,40
信件一: 我的孩子念小学三年级,在家很听话,也很规矩,外表文弱;而在学校,开头还好,后来亦步亦趋,越来越野,有时还欺负小同学,当值日生偷懒耍滑头,对老师批评满不在乎。这是不是学校管教太松了? 信件二:  相似文献   
996.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讨环境问题意义重大,对学生乃至全民进行环境教育,更显紧迫。作为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地理学科本身的指导思想就是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给予学生有关的地理环境基础知识,使学生对如何合理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基于这一点,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既是地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又能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能通过实践培养…  相似文献   
997.
作为一种活动性存在,教学本身的运动、发展不仅涉及到外显的行为过程,而且涉及到内隐的精神过程。内隐的精神过程即教学理解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理解的“循环”过程.包含“内循环过程”与“外循环过程”。教学理解过程观是一种不同于外显行为过程观的新的教学过程观。  相似文献   
998.
教师消极行为的产生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本文试图对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教师消极行为作初步简析,揭示教师消极行为的表现特征,找出它的成因,并尝试提出初步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99.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的一些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信行为,不仅使大学生的形象大打折扣,同时也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为了维护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重塑大学生形象,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已是当务之急。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⑴毕业生在书写就业推荐表、准备推荐材料时出现诚信问题纵观这几年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优秀毕业生是单位抢着要,普通毕业生是抢着单位要。有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寒窗几十载,就是为了一个毕业文凭及毕业时能有一份好工作。将近毕业时,他们为了找工作而冥思苦想,怎样才能使自己成…  相似文献   
1000.
高校"职业教育主义"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主要作用是传播知识,创造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如果一味强调职业教育,强调现时的参与服务,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大学课程的合理性和所要承担的义务就会误入岐途。这种将大学教育职业化的倾向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有害的.因为大学并不是暂时存在的.它的持久的适切性是与整个过去未来有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