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68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蒋华 《现代语文》2006,(8):80-80
商标语言是指文字商标和组合商标中的所有文字信息,包括商标的名称、商标图形上的汉字或者其变形、汉语拼音或者其缩写、外语译名或者其缩写.商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古人云:"情欲信,辞欲巧",恰当地使用引用、双关和借代等修辞手法,可以增添商标语言的活力,使之于平淡中见瑰奇,疏落有致,富于节奏,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32.
作除了要注意选材、立意、结构、谋篇外,还要注重语言别出心裁。特别是近几年来,中考、高考作语言权重分的加重,更突现出语言在作中的特别地位。作语言写得有滋有味,运用得精妙流畅、独具匠心,章自然就魅力无穷。这里介绍几种语言出彩的方法,供  相似文献   
33.
Can’t是cannot的缩写形式,意义否定。但它在不少句型中,其意义却不是否定,而是肯定,甚至还能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实际上,这种带can’t的句型是英语的一种修辞手法。了解并掌握它,对阅读和写作大有帮助。本文试就常见的四种带can’t的句型浅析如下,供教与学参考。  相似文献   
34.
试论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文学在语言、文化背景、俚语及写作等方面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都有较大帮助,因此不可忽视英美文学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5.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已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广告语言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广告的形式、语言、内容都应当引人注目,通俗易懂,并且要使人印象深刻。从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运用方面读者可以看到英汉广告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36.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英汉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间的概念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通过汉英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从认知的角度对比探讨了两种文化认知和建构时间的途径和方式。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37.
谈英语的双关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或称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段,常见于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谜语中。它有意识地将语音中的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与句子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使之产生“表”、“里”两重意思,以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从而使语言更具魅力,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本文拟从语音、语义及文体的角度,具体分析谐音、一词多义及习语在双关中的运用。 一、利用谐音产生双关 我们知道,语音是可以传情达意的,利用某些语音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语音在产生音乐美的同时,达到或增强其表意效果,利用谐音产生双关便是其中一种。谐音双关是将两个在语义上本无联系的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同音词巧妙地安排在句子中,使之产生语义上的双关。例如:  相似文献   
38.
诗的语言多是隐喻语言,于坚却利用“口语化”等多种修辞手段,拒绝隐喻,以对“存在”作最大限度的敞亮。其意在反叛“朦胧诗”的诗歌艺术,凸显后现代主义精神和平民价值观。  相似文献   
39.
谢宗玉的叙事性抒情散文《男孩,别哭》意蕴深厚,感情真挚,语言生动,风格清新,是对成长历程的感悟,是一曲亲情的颂歌。文章结构谨严,由面到点,又由点到面,开合自然。开头勾勒了绿水环绕、群山环抱的家的美好和温馨,概括介绍了山里孩子的勤劳和晴出雨归的劫数,以及山雨阴暗、凄清、神秘,阻碍归家脚步的苦恼。中间部分具体叙事,曲折有致,由黯淡、孤寂、恐惧、绝  相似文献   
40.
比喻是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使语言形象化的重要手段。通常,人们是从句中使用的比喻词及本体是否出现来分析、辨识比喻句或比喻种类的,其实,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从构成比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层面上来认识、分析比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