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636篇
科学研究   118篇
各国文化   146篇
体育   91篇
综合类   240篇
文化理论   57篇
信息传播   3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91.
刘宁南 《兰台世界》2007,(5X):64-65
本文从人本思想、团队合作和精神激励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借鉴先秦儒家思想实现图书馆和谐管理。  相似文献   
192.
试论儒家伦理道德在竞技体育中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弘扬和发展奥林匹克精神,是当今世界体坛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科学发掘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精华,可以促进竞技体育中义与利、理与欲、爱人修已等重大问题的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93.
张真 《职业圈》2007,(8X):193-194
从儒家传统荣辱观中吸取资源和养分,以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道德教育的方向,文章重新审视和定位了高校思政工作。  相似文献   
194.
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桃花源记》并诗表现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关于桃源理想的形成,有神仙说、小国寡民说及实地说等.魏晋以来,隐逸之风渐盛,神仙家言增多,颇道山中之事.《桃花源记》文末言及"刘子骥",《晋书·隐逸传》载其事迹:"好游山泽,志存遁逸.言采药至衡山,深入忘返.见有一涧水,山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木人,问径,仅得还家.  相似文献   
195.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儒家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的现代价值,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6.
《清代学术概论》是梁启超研究学术史的一部名著,1920年一出版就倍受读者的欢迎。在短短6万余字的篇幅里,作者对清代二百多年的学术发展作了全景式的勾勒,涉及清代几乎所有的学者和著作,即使在今天,此书仍被认作是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  相似文献   
197.
儒道两家的文化内涵及思想观点是相互对立的,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才能达到互为补充,使儒中有道,道中有儒,如此做人处事才能正确得当,应付裕如  相似文献   
198.
中国传统哲学无论儒家、道家 ,还是佛教禅宗 ,都怀着对人类美好家园丧失的深沉忧患 ,反对人与自然对立、主客分离、人与人疏远 ,主张人人和谐、人神一体、天人合一 ,这为人们反思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因此 ,具有一定的后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9.
杜知足 《兰台世界》2007,(3S):59-60
中国传统儒学,从整体上看,属伦理型化;从形成看,儒学即“人学”。“儒家人类是指关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学说。孔子很重视人际关系,这与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动有关。当时的社会变动引起人和人之间,如君臣,诸侯卿大夫,父子等方面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0.
和谐作为儒家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和首要价值,既是一种人文规范式的道德法则,又是人与自然应和谐互济的生态法则,它包括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己和谐、天人和谐等四个层次。汲取儒家和谐精神中的有益养分,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