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82篇
科学研究   49篇
各国文化   83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18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2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先秦儒家从天下国家个人为一体的整体观出发,提出了义利统一的价值观,扬弃这种义利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价值观、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仍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先秦儒家师生关系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先秦儒家师生关系观的特点、思想根源进行了论述和分析,针对当前我国一些学校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借鉴先秦儒家师生关系观,构建21世纪新型师生关系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4.
《庄子》所涉及的"务"字,就其基本字义而言,可以分为两类:其一,名词词性,指与人有着紧密关联的世俗之事;其二,动词词性,"务,趣也",也即"致力""追求"之义。除了基本字义,"务"字还有着含混难解的一面,而特别体现于应如何诠释《德充符第五》"知务"涵义一事上。"知务"一词,深深刻上了道家思想的印痕,体现出道家的名实观,表现为道家式的善意规诫,即,人应有自知之明而不好高骛远,宜重其"实"而轻其"名"。  相似文献   
25.
敦煌写本《韩朋赋》记录有非常完整的韩朋夫妇的爱情悲剧故事。过去研究韩朋故事,只能追溯到东汉末年的《列异传》。两晋之际干宝的《搜神记》所记载的韩朋故事比较完整。但《搜神记》所记的韩朋故事与敦煌本是两个系统,前者是文人案头文学系统,后者是民间韵诵文学系统。1979年,敦煌出土了西汉后期的韩朋故事残简。汉简韩朋故事,在情节体制上接近敦煌本,而不同于《搜神记》本。《说苑》中保存了一则先秦时期敬君夫妇的婚姻悲剧故事,其情节单元及体制与汉简中的韩朋故事及敦煌本韩朋故事接近,是同一类型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变异。  相似文献   
26.
由教育部命题中心命制的2020新高考首次模考的试题(2019年11月),题型变化挺大,特别是语言运用知识题,其主观题增加,客观题减少。语病题、成语题不见了。说明在2020年的考试中,语言基础题将具有继续强化在具体语段联系上下文.  相似文献   
27.
早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政治家和政治学者就已经在实践和理论上为整合政治冲突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在中国,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冲突研究始终未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政治冲突的涵义也处于不断的跃迁之中。本文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理论框架中,对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28.
通过先秦时期儒法地位悬殊差异的比较研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学官学化失败的原因。认为先秦学官学化失败不是偶然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儒家的超前性特质所决定的。这说明,一种思想能否成为统治思想只能取决于时代的需要和选择。  相似文献   
29.
对<颜氏家训>中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和词性的构成状况进行详细考察可以发现,其偏正复音词在语义和词性构成上,较先秦时期有明显的发展.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魏晋南北朝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30.
先秦时代的字都是一字一词一义,没有多字一词。据此去审视王逸的《楚辞章句》,其注释错误达50%以上。现以《天问》第一段和《招魂》第一段作为范型,予以评析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