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178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贺龙军事体育思想是贺龙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把军事体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地、战争胜利的保障。对贺龙军事体育思想的体育观、报国观、训练观、人才观等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了贺龙军事体育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同体现;探讨了贺龙军事体育思想对我国军事建设的历史贡献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军事体育学术科研作了较深入的总结,在强化科研意识、创新意识、群体意识,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形成统一思想,实施有力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相似文献   
23.
健康教育是增强军人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及其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一种活动.在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从4个方面论述了在军事体育教育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为我军军事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24.
清朝末年设立的大通学堂体操专修科开创了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中体育专业的先河,其体育教育的实践和思想对全面、系统的研究近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军事体育价值、军人体育价值观的核心以及功能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认为军人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开展军事体育任职教育授课质量评估,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科发展、促进教育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立足任职教育实践,着眼部队岗位任职需求,分析了军事体育任职教育授课评估的特点,并就如何做到授课质量评估工作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7.
唐代军事体育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特别重视军事体育活动,军中的各种活动都同体育密切相关.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河洛文化中我国唐代军事体育文化活动进行考证,发现唐代选拔军事人才以军事体育才能为主要标准,其主要体育活动是舞剑浑脱、投石、拔距、蹴鞠、田猎、负重等,军事体育活动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使唐人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8.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历史上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其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而且是散见于中国古籍,所以内容丰富、形式精美的高句丽古墓壁画就成为专家学者研究高句丽历史风俗、文化生活、艺术生产等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军事五项运动的发展历程经行了回顾,探析了中国军事五项运动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因素及其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训练方法创新、运动技术创新、人才机制创新和从严治队与强化爱国教育是中国军事五项运动能够长期称雄世界的主要因素,但其也存在着项目发展水平不平衡、过度依赖精神激励、市场化运作理念匮乏和主动性宣传不足等问题。建议要均衡发展发展运动项目;进一步完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各项保障措施;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探索引进企业赞助和合作的双赢模式;同时,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力度,进行主动性的自我推介和宣传。  相似文献   
30.
福州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新式学堂之一,它以全新的教育模式开启了近代国防教育的先河。福州船政学堂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活动、课程设置和实施方案等方面表明了其国防教育思想,为中国近代国防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为当代国防教育留下了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