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726篇
科学研究   11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现行夫妻法定财产制存在严重问题,集中体现在夫妻人身关系的剐体主义与夫妻财产关系的一体主义并行所产生的冲突。建构以分别财产制为基础,吸收共同财产制思想的夫妻法定财产制度是我国婚姻法合理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32.
<正>2011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休闲年会(四川.峨眉山)2011年11月7-10日一、会议背景如今,中国人闲暇时间已越来越多,每年115天法定假日,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闲暇时间,让我们的生活有一半时间处于闲暇状态。合理、科学的闲暇时间分配,是对人的生活态度和生命价值的检验。在发达国家,关注闲暇时间的利用与分配被纳入国家议政大事,并从国家层面鼓励和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分配闲暇时间。在一切有教养的人看来,合理的闲暇时间分配,就其所产生的后果来说,都是美妙的,高超的,而且成  相似文献   
33.
传统民法学界认为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就意味着合同消灭,回到未订立合同之前的法律状态,恢复原状,但是这种恢复原状的做法过于僵硬。对于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提出了质疑,确立了清偿关系说,在解约后通过解约损害赔偿对于合同解除权人进行救济。但是这种解约赔偿是根据不同的解约事由拥有不同的归责原则与赔偿范围,不能完全适用损害赔偿的规则。  相似文献   
34.
微博广场     
吴随启(北大证券研究所所长):【货币政策】我们的央行既没有强调调整法定准备率的副作用,也未见采取什么有效措施抵消这种副作用,试图去控制一个总是在不断波动、根本无法控制、即使强制控制却成本较  相似文献   
35.
合同法定解除制度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对合同双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以及交易安全的保障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合同法》在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关立法例的基础上对之作了规定,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合同法定解除的概念与特点,合同法定解除的原因、程序及其效力等方面详细的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的宏观数据。其中,5月CPI数据同比上涨5.5%,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创下近34个月的新高。5月PPI数据同比上涨6.8%,涨幅与4月持平。针对5月份经济数据,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最  相似文献   
37.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法的根基。它是对罪刑擅断主义的彻底否定。这一原则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至今,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的世界各国刑法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原则,甚至成为国际人权公约的内容,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我国的罪刑法定原则是在摈弃了类推制度之后于1997年新刑法中正式以立法形式予以确认的。其价值内涵和内在要求,在新刑法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38.
权利义务类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权利义务向道德和法定权利义务转变越多,该社会未被法和道德承认却应该被它们承认的自然权利义务就越少,该社会的道德权利义务与法定权利义务就越趋于重合一致,该社会就越公正:如果它的自然权利义务已经完全转化为道德和法定权利义务,以致它的自然权利义务等于零,从而道德权利义务与法定权利义务完全重合一致,那么,该社会就达到了完全公正的境界。  相似文献   
39.
教育权利实现的基点:教育权利的法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权利实现的基点问题,是教育权利实现研究的前提。我们从权利的基本形态入手,认为教育权利的法定化(法定权利),不能等同于教育权利的实现,但它连接着应然权利与实然权利(教育权利的实现),是对应有权利的再加工,是教育权利实现的保障。教育权利的法定化是教育权利实现研究的基点。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