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篇
  免费   3篇
教育   1368篇
科学研究   81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99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5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张炳生 《班主任》2004,(2):8-10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①爱心是一种高级情感,与人的理智、道德、审美和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  相似文献   
22.
在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把自己历史观和世界观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改造为伦理学和价值学意义上来看待,是西方思想中固有的传统并且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这种人道主义偏重于对历史的人性化理解和解释,而缺少对人本身价值要求的真正关注;把人道主义当作伦理和价值学方面的准则和要求来看待,并把其当作理解人道主义的出发点和全部内涵.则是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对西方历史观和世界观的人道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23.
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多少带上一些人性矛盾.《复活》通过聂赫留朵夫从人性冲突到道德永恒的人格心理变化历程,显示了一种不能实现的人道主义新宗教。  相似文献   
24.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中,有许多人文精神特质蕴藏渗透在一些文学作品文本中,特别在新时期文学中,人道主义的高歌、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人生意义的追问等几方面显示了新时期文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人文精神内涵。为此试从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研究与学习中具体阐述这种人文精神的独特表现和个人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5.
心理教育越来越倍受重视,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本文着重探讨了影响心理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了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人的发展是心理教育越来越被广为重视的根源,指出了三者的发展趋向共同推动心理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朱熹有关立法方面的认识在其整个法律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在律法精神上主张立法为公,在对待旧法的态度上坚持勇革弊法,在立法技术上力主行简易之法,在立法手段上认为应当“德礼刑政”综合为用。朱熹在立法领域的思想是比较丰富全面的,其中不乏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7.
在我国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学派可以说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代表.庄子,无论在哲学思想还是在文学创作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他的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神奇色彩的<庄子>,被看成和屈原的<离骚>比肩"双璧"的文学杰作;而作为哲学著作的<庄子>,对后世众多知识分子的思想行为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被后世的道教尊奉为<南华经>而顶礼膜拜.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研究和评价,长期以来也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近十多年来,<庄子>中的一些文章,已然从高等院校的课堂渐次进入到高中语文课本.这一现象在昭示我们:应该对庄子哲学思想进行积极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8.
关于著作权刑法保护问题,我国台湾地区采用附属型立法模式,大陆则采用集中型立法模式;价值取向上,台湾秉承“人格价值观”,大陆则吸收了“财产价值观”理念;主观归责条件方面,台湾没有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也不限于故意,过失也能构成犯罪,客观归责条件为,行为人实施了著作权法列举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大陆则不同,它强调主观方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故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客观归责条件也有两个方面,即(1)实施了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或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2)情节严重。关于著作权犯罪的刑事处罚,两岸在刑种设置和程序安排上也有很大区别。由此,完善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具体构想为:(1)建构附属型刑法保护模式;(2)严密著作权刑法保护的法网;(3)采用自诉与公诉相结合的刑事追究程序。  相似文献   
29.
文章从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角度探讨中国修订后的<刑法>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规定,通过从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彻底废除类推制度、从旧兼从轻原则、限制法院自由裁量权、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要件科学化、"责之法定"、"刑之法定"等七个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
<远大前程>作为狄更斯晚期著名的作品,围绕主人公匹普的发展历程进行描述,颂扬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并揭示了其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所固有的性道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狄更斯强调扬善惩恶,不能容忍道德低劣者有幸福的结局,总是把好的命运赋予那些道德上的正面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