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5588篇
科学研究   207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144篇
文化理论   44篇
信息传播   32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759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759篇
  2007年   671篇
  2006年   58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远程教学理论的创新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远程教学论稿》一书在现代远程教学理论上至少有五点创新:把权变理论引入远程教学管理;用中国传统教育理论解释远程教育;远程教学过程理论;远程教学模式构成要素理论;远程教学隐形环境理论。  相似文献   
72.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课,是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目前,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迅速捕捉、正确分析、及时输出信息,将变得非常重要。语文教学要考虑市场经济的需求,必须研究市场经济需要怎样的人才,需要人们具有怎么样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怎样去适应这种需要。陕西省华县金堆城钼业公司百花中学李福民老师总结了10种能力:1.快速阅读能力;2.朗读能力;3.诵读能力;4.自学能力;5.欣赏能力;6.概括能力;7.听话能力;8.说话能力;9.观察能力;10.写作能力。即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和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在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等语文知识点上的交叉。而语文创新能力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延伸与升华,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与体现。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3.
目前,很多高校本科生采取辅导员制度的单轨模式,在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政治、品德、纪律等)的同时,却忽略了学业指导.采取本科生日常管理和学业指导的“双轨思路”,即采取辅导员制度和“非普遍导师制”并行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非普遍导师制”采取以学生兴趣和师生双向选择为原则,以产学研融合发展为基石,以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为目标,采取“学校+院系”双层评价模式,以“非普遍”始,以“普遍”终,达到辩证普遍的目的.“双轨思路”下的“非普遍导师制”有望为当今本科生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4.
实施素质教育,有4个问题要研究:第一,素质教育的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基础,这是一个科学性的问题。第二,素质教育形成的条件。一是外部条件,政府对教育标准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二是内部条件,教育结构调整与高考制度改革等。第三,素质教育的基本框架。主要体现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教育原则与策略,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考试制度与教学评价等。第四,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体现在评价标准、监测体系、督导检查等方面。素质教育的内涵,体现在5个方面:1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75.
李志方  杨育生 《青年记者》2016,(21):101-102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全球即将进入创新密集的大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成为高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高校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契机.“协同”一词源于希腊语synergetics,意为共同工作.协同这一概念引入教育系统就有了协同教育.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这种协作关系被称为校企协同,是以校企双方各为独立主体,基于各自或共同的目标需求指向所进行的信息、知识、资源及行为合作活动,以期实现功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①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与传播的重要机构,是崇尚创新、培养人才的学术殿堂,企业是掌握最新市场动态,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实体,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建立起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6.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从培养创新型人才入手;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7.
高校要立足地方,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深入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协同育人的实践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科技联合攻关、双向兼职、共建研究院等工作,这是目前校企协同育人的主要途径。校企协同育人有助于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强化专业学科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8.
对创新人才内涵的认识,反映了特定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是一定社会历史的生产发展水平和化背景所决定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创新人才有其不同于历史的特定内涵。对这种特定内涵的正确把握,是大学教育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前提。  相似文献   
79.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拥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高层次的要求。在从应试教育向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必须重新认识中小学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0.
产学研合作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为学生搭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可以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文章指出,通过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学生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践环节,使得知识和经验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传递更为顺畅,能够更好地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通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与企业共同打造科研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创造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