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教育   3000篇
科学研究   55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26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48篇
信息传播   14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71.
通过借鉴国外科技期刊成功的办刊模式和经营机制,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一些启示对现有科技期刊进行结构调整优化,政府要大力扶持精品期刊,期刊的发展要走规模化、集团化的道路,同时重视编辑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再上一个新台阶,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72.
期刊的品牌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兽医学报》在狠抓期刊质量走精品战略的基础上,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大胆创新,走高校学报专业化的道路,在刊物的品牌化建设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3.
张宁 《传媒观察》2006,(12):20-21
2000年岁末,一份在国内有着较高声誉的摄影专业期刊《光与影》在市场竞争中倒下,这份有着20年历史的刊物正式退出了市场。它的停刊,如同它在1998年的大幅度改版一样,在期刊界与摄影界引起较大震动,从它的豪情满怀到挣扎求存到黯然退出,为中国期刊界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话题。很多研究往往以成功为对象,实际上失败更具有借鉴和参考的意义,本通过回顾分析《光与影》的发展历程,提炼失败原因,为期刊投资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4.
论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设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学摄 《新闻界》2006,(4):133-134
在当前学术期刊林立、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背景下,如何直面市场压力,是摆在每一位高校学报编辑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学报仍沿袭着“小而全”的办刊模式,文、史、哲、经济、教育、教学等是大部分学报都有的内容。高校学报要摒弃这种″千刊一面″的传统模式,获得生命力,  相似文献   
75.
八月热帖     
殷秦 《网络传播》2006,(9):74-75
“公生明、廉生威。”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民公仆,在新的形势下,肩负着治党理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就必须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操守观。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心”,慎言、慎行、慎友,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始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你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才能被人民称作是好官,视为“青天”。  相似文献   
76.
大正 《出版参考》2006,(4X):38-38
2006年3月1日,小学馆创办日本“12岁文学奖”。该奖项创办旨在发掘少年文学才能,自我创作多感的年龄层世界,增加少年对图书的亲近感。该文学奖拒绝恋爱小说、推理小说等类别,应征对象仅限于12岁以下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77.
保存档案的目的在于利用。档案事业能不能发展,不仅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需要,而且也取决于它能不能很好地为社会各项建设事业服务。只有坚持档案工作的服务宗旨,不断提高档案服务水平,全心全意地为利用服务,才能使档案事业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应当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和手段,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78.
做减法     
王晓明 《视听界》2006,(1):188-18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做媒体的,每逢年关,大抵首先想到并且努力去做的事情是改版。改版改的什么?无非“定位”二字。《视听界》这两年来年年改版,读者有肯定的,也有批评的。肯定的话,我们权当鼓励;批评的话,我们高度重视。虽说众口难调,但我们还是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够从《视听界》中有所收获。各位拿到手的这一册杂志,是《视听界》全新定位于“广电传媒产业论苑”后的第一期。我们心里忐忑,不知这样的办刊定位,这样的“配菜”,是否符合业界实际,是否对得上各位的口味。今次改版,对《视听界》的意义不仅仅是“例行”,更有除旧迎…  相似文献   
79.
邹慧 《新闻传播》2006,(5):69-69
企业内刊的定位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宣传自己。实现企业内部决策指挥层与实际操作层、各部门之间、各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传递,沟通企业管理层与企业职工的思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培植企业文化,满足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泛华建设报》在明确立足企业、面向基层、服务职工的办报宗旨的前提下,打破单一枯燥的传统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谋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王佳 《记者摇篮》2006,(9):45-45
1815年,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问世。如今,将近两个世纪过去了,诸多期刊随着历史的发展几经沉浮起落。会在读者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因为它们都承载着一种理念,用文字记录和影响了中国社会前行的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