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58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作业是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有效提高学生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还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评价几乎都是冷冰冰的数字,评价单调、呆板,缺乏激励,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作业评价的方法,灵活运用分数,加加减减,使分数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132.
近年,概率考题中有一个亮点:将概率与方程结合起来考查,如07年山东理科第18题,海南、宁夏文科第20题等,下面探讨这类题目的解法.例1在区间(0,1)上随机取两个数m,n,求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nx)1/2+m=0有  相似文献   
133.
一、教学内容与编排结构 本册加减计算教学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分成六小段,分别是:5以内的加减,有关0的加减,有关6、7的加减,有关8、9的加减,10的加减,加、减两步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则按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三段安排。在10以内的加减法编排上,人教版教材有别于苏教版,人教版仍然将10以内的认数与计算穿插编排,数的认识与加减教学同步进行,而苏教版则把1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教学分开安排,先学习认数、写数和大小比较,再利用“分”与“合”的思想探索加与减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4.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册P95-9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例1、例2。  相似文献   
13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2页例2及“做一做”。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学生自主探讨计算24+9的多种方法及仿造24+9的样子编出其他进位加法算式,培养其合作、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6.
西盟佤族传统民族数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盟地区佤族传统民族数学的构成主要在新厂、马散(莫窝),翁嘎科、力所(阿瓦来)等几个区域.生活在这些区域的西盟佤族的三个支系,传统民族数学还只是处于简单的记数和初级的算术加法、减法运算阶段,对几何知识的公理化推理积累比较少,在建筑、生产工具、服饰、手饰、餐具上所反映的几何知识,主要以对实体的再现为主.  相似文献   
137.
智力资本管理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在明确智力资本的概念、内涵和其各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智力资本的获取、构建和提升途径及其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8.
139.
教学片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沉默”现象,我想大多数教师都很忌讳,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中,“沉默”更是教师教学的失败,即使是在智残儿童教学中。记得在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后,我出示了1到10两份数字卡,让学生自由选择数字后口编加法应用题,然后计算。  相似文献   
140.
排列组合应用题既是中专数学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教者如能做到正确区分排列组合问题,正确应用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适当分类讲解应用题,正确剖析重复问题和遗漏问题,就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