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7130篇
科学研究   585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57篇
综合类   256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14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855篇
  2011年   924篇
  2010年   813篇
  2009年   659篇
  2008年   916篇
  2007年   614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全球公民教育的理念解读与实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时代的合格公民要有广阔的全球意识和全球事务的参与能力。全球公民教育就是公民教育在全球化时代全球性维度的拓展,通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教育,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通过分析加拿大、英国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全球公民教育实施现状,得出了重视并积极开展全球公民教育已成为全球化时代必然选择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2.
随着政治课在我国教育界的持续高速发展,政治教学的学生公民意识缺失问题也日益受到中学的重视。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导致政治教学的学生公民意识缺失问题严重。为了稳定政治课相关中学的经营,使得政治课能够健康科学的发展,本文对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该行业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83.
传统文化是国家支配形态正当性的重要基础。传统文化教育可视为公民个体通过文化认同达至国家认同的一种构建方式。国家认同的两张面孔、政治认同的现实挑战和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是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依据。通过指向文化身份认同、关涉文化符号认同以及承载文化价值认同,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三条路径。然而,以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成民族歧异和造就内部分裂的温床。重塑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需要坚定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立场,秉承文化公民身份的教育理念,确立"大一统"认同的教育目的,构造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教育愿景。  相似文献   
84.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法治观念,做负责任的公民。漫画通常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反映时事,褒贬时弊,形象直观、诙谐幽默、主题鲜明,形象性与深刻性、趣味性与幽默性并重,学生喜欢看。愿思考。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呈现载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适用性。翻阅201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命题者对漫画入题青睐有加。本文拟举几例,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85.
<正>一、了解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中考的意义在于一个是初中的毕业合格考试,还有一个就是高中学校的选拔性考试.这样的考试就是要考初中生对所学知识方法的全面掌握程度,还要进一步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延伸程度,为高中学校的选拔和录取提供依据.因此,中考的命题一般既要体现基础性,又要有一定的区分度.一般中考数学对基础的考查占到65%,而具有一定难度与综合性的题目则会占到35%左右.  相似文献   
86.
<正>今年6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出席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讲话时指出:中国有13亿人,9亿多劳动者,如果大多数成为掌握高技能的人才,人口的压力就可以转化为人才的优势,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了的。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职业教育是通过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如基础教育是通过培养合格公民服务于社会一样。换言之,职业教育只有培养出既真正掌握熟练技术,又  相似文献   
87.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位社会公民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将计算思维融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具有计算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合格数字公民,是当今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研究旨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征、实际情况与存在问题,为制定符合数字时代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中国的钢琴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钢琴走进了千家万户寻常百姓家。但是,蓬勃发展的钢琴制造、销售与滞后的钢琴调律师的培养形成了很大的矛盾,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钢琴调律师的培养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学习者自身具备相当高的条件。同时,大多数钢琴用户对钢琴调律不了解,就是音乐工作者也往往只是一知半解,有些不负责任的琴行为了降低费用,利用顾客不了解钢琴,让一些不懂音律,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工作经验的人去给用户调试钢琴,造成钢琴人为损坏的事情时有发生,令人担忧的是钢琴有些损伤用户是根本看不出来。因此,选择合格的钢琴调律师显的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89.
清末明初,国家形态的转型催生了中国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理论上,蔡元培基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认为立国先立人,立人必先兴教育,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论。实践中,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提出了公民教育的内容、目标及课程标准。总体看来,在民国初期,公民教育趋于独立性,思想得以确立,内容日渐丰富。  相似文献   
90.
正服务性学习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道德品质和公民素质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公民教育作为我国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德育工作还面临诸多困境,在这里,笔者依托服务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抑或说学习方式,对我国的小学德育的途径做一些探究。一、服务性学习概念界定服务性学习的概念,可谓是众说纷纭。1990年肯德尔(Kendall)考察教育文献后,就发现了147种不同的定义。人们既可以把服务性学习看作是一门课程理论,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