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8篇
  免费   6篇
教育   6628篇
科学研究   263篇
各国文化   236篇
体育   646篇
综合类   349篇
文化理论   76篇
信息传播   103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790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833篇
  2011年   740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715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今年3月24日,应中国政府邀请,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访华一周。当代名书法篆刻家容铁专门刻制“奥运门”印章一枚,赠与萨马兰奇先生。在北京举行的赠送仪式上,萨马兰奇愉快地接受该印章并高度称赞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为此,记专访了容铁先生。  相似文献   
42.
唐代体育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人们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体育场面,生动传神的体育人物形象,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唐代体育生活画面,体现了大唐民族高涨的体育热情,高超的体育技巧和激昂奋进的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43.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之一,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对后世各体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是散文发展中一个较为辉煌的时期,唐代的文论家们也同样无法回避《楚辞》的影响。或褒扬,或贬抑,但都在这一特定的问题上展示了自己对散文写作的理论主张,对唐代散文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简论书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的总要求,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特分四个方面简论了书法课教学的课程建设问题。即: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教材及教学设备建设;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管理的建设;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建设。  相似文献   
45.
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书法的笔法问题,必须从书体发展的根本原因上加以研究,应从辨证与运动的角度,充分认识到融合和博取才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绝不能用西来之词,抱守旧之意,否则将不利于书法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6.
47.
故宫博物院藏西晋陆机《平复帖》,是著名的传世法书巨迹,关于其书体,宋代以来即众说纷纭,至今尚无统一结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吴人书法”在书史体系构建中的缺失有很大关系。东晋葛洪《抱朴子》记载,三国时期,江南形成了与中原风格差异较大的吴人书法,其特点是用笔古拙受行书影响较小。东吴灭亡后,吴人书法家出现了改学中原新书风的潮流,但从《南史》和唐代窦臮《述书赋》所收录吴人书法家作品的品题,可以发现,直到南朝初年,吴人古拙保守的书风仍在延续。吴人书法的视野,为理解《平复帖》书体问题及书写年代,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
论文提出古籍牌记肇端于汉简,出现于唐代。宋代以后,呈现出字数有多有少、形式多种多样、字体不一、数量多少不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49.
2月18日,通州市档案馆副馆长张强代表通州市档案馆接收了福建军区原政委陆凤彬少将寄存的数十位全国著名书法家及百名将军的书法作品共二百余件。陆凤彬将军是通州人,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书协会员。此次寄存的这些作品是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程十发、孙晓云、言恭达等及百名将军为通州市忠孝园题书的作品,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水平。这些书法珍品将于通州市忠孝园建成开园后展出。  相似文献   
50.
唐代有大量的胡僧入华.胡僧奇特的形貌、怪异的打扮和生活习惯、苦修传道的行为、对故土的思念等等,都形诸于唐人笔下.唐代的胡僧群体可再细分为印度入华诗僧、西域入华诗僧和出身移民后裔的胡僧三个群体,这三个群体都有人从事过诗歌创作,只是由于作品散佚,我们今天只能从散存的吉光片羽和文献记载中来追寻他们的创作情况及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