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08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84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2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唐宋词具有相当明显的流行文化属性,主要表现为创作主体阵营的扩容与创作者身份的多元化,"平民"氛围的营造与受众主导地位的确立,以及传播手段的大众化和多样性等诸多方面。曲子词的流行,不但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大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促进了雅俗文化的交融。同时,它也为后代大众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32.
在宋代时期,很多词人创作了大量以悲秋为主题的词作品。本文,对以悲秋为主题的宋词的情感模式进行解读,阐述了这些"悲秋词"的形成进行探源。  相似文献   
33.
柯小卫 《生活教育》2011,(11):90-91
唐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也是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学前教育专才和改革开放后推动、振兴学前教育的开拓者;她不仅是中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权威,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积极开拓者和农村学前教育的实践者。上世纪50年代,她在南师深造,受业于陈鹤琴先生和钱且华、钟昭华等学前教育专家,深得老一代教育家学术思想的真传;80年代,她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学前教育专家之一  相似文献   
34.
1941年8月,由日本提议的近卫文唐-罗斯福会谈经美日双方几个月的交涉最终被美国所拒绝。这种结局与当时的世界局势以及美日两国各自的国内局势密不可分,此时美日利益的协调空间已不大,再加上日本军方、美国盟国的反对以及美国对日战略优势所产生的自信,这些都使得这个会谈遭受流产的命运。  相似文献   
35.
宋词流派的划分问题是词学界长期论争而至今未尚圆满解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自从明代提出婉约、豪放之分后,不同的说法纷纷出现。宋词流派研究总的趋势是走向精细化.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可能不会出现定于一尊之论。  相似文献   
36.
唐传奇作者之"史才"不等同于历史学意义上的史学才能,却又与史学联系密切。从唐代史官制度与文学之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小说家"史才"当从"假小说以寄笔端"中求取,其实质包孕史学传承、历史意识生成、历史笔法借鉴等涵义。  相似文献   
37.
意象历来是诗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诗人、诗学家唐浞通过对诗歌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对意象及其特征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描述,认为意象就是诗歌本身而不只是传达手段,意象是灵魂与意志的凝合,是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并认为凝定的“姿”是诗歌意象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8.
~~细读文本与理论阐释——读李旭《唐宋词研究》@叶帮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相似文献   
39.
评论界对唐·德里罗第一部小说《美国万花筒》的主人公大卫·贝尔的主体身份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文章从贝尔身份问题的二重性切入,结合学界有关人机/技关系问题的讨论,通过分析主人公大卫·贝尔与小说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电视和摄影机等现代媒介机器的关系特征,认为贝尔的主体身份问题之所以引起两种对立的解读,是因为后现代文化环境下人机互动变得深刻复杂,并进而提出《美国万花筒》捕捉并呈现了人机关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机互渗,理解和把握后现代文化环境下人机互渗现象是理解德里罗小说另类主体重建的前提。  相似文献   
40.
谢虹光 《远距离教育》1997,2(2):33-36,61
本文准确勾勒出宋词流变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轨迹:敦煌曲子词和唐代优秀文人词清新流畅,不拘一格,健康发展,花间,南唐词风畸变,宋代婉约词与之相关,儒雅典丽,失之肤浅,创调多而创意少,至豪放诸家怀古伤今,抗金救国,标举时代正气之歌,宋词为之振兴,尔后婉约复归正统,失去清新通脱和多样化,宋词便早殇,从而深刻阐明词曲若偏离时代主旋律和人民群众普遍情绪,便会失去壳发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