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2篇
教育   279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储丹丹 《出版广角》2016,(22):12-14
文章通过商务印书馆《杭州一瞥》图书的编写及营销案例,阐述外宣图书如何在内容上“讲好中国故事”,在形式上“小书大作”,以及如何利用国际会议主场优势“走出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22.
2010年年末,由资深汉语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联手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举办的汉语盘点2010年度字词揭晓,涨、给力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词。汉语盘点活动自2006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五届,每年选出字、词来形容年度热点。  相似文献   
23.
商务印书馆的工作经历在陈云的一生中留下了重要印迹。第一,陈云在商务印书馆建立了共产主义信仰,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日后成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奠定基础。第二,陈云在商务印书馆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从参与五卅运动、领导商务印书馆罢工,到协助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相关工作,上海到处都留下了他播撒革命火种的足迹。第三,商务印书馆的经历提升了陈云的文化素养,积淀了经济管理的经验,锻炼了他的能力和品格。商务印书馆是陈云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在商务印书馆的历练也对他之后的人生和革命生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从《绣像小说》到《小说月报》,从林译小说到说部丛书,商务印书馆在清末出版发行了大量小说。同时,商务还在当时的报刊上刊登广告大加宣传。这些广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刊登周期长。商务通过广告介绍小说内容、宣传小说杂志、提倡翻译小说、扩大小说类型、阐述小说观念,对晚清小说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5.
英文辞书是民国出版界西学东渐的重要领域。文章以商务印书馆编译出版《英汉双解韦氏大学字典》为研究对象,从编译过程、营销方式、版权诉讼等方面,阐述了商务印书馆扶助教育的理念,对出版英文辞书的长期重视,以及该字典的诉讼案件所引发的社会影响,对当今出版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6.
一、以精品图书铸就品牌 就像《新华字典》,高质量加上高达4亿册的印数,使得商务印书馆家喻户晓,那些代言出版社形象和权威的品牌图书,是一个出版社的标志和特征,出版社的品牌是由一本本精品图书搭建起来的--从图书产品上升为品牌图书,再由众多的品牌图书上升到出版礼品牌,这的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积淀和扩张的过程,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27.
2007年6月1日,宋木文同志的新著<亲历出版30年--新时期出版纪事与思考>(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出版界的领导、专家、学者数十人出席了会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发来书面贺信,与会者踊跃发言,都高度评价了这本书.宋木文同志是我国出版界老前辈,从20世纪70年代进入出版界,到90年代成为中国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既是中国出版业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许多重要政策的制定者、参与者或执行者,对中国新闻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改革勇气、智慧和责任.作为一个晚辈,我不敢全面评价这部著作,但是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看完这本书后很受感动、很受启发,很受鼓舞.我把读后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28.
林君 《编辑之友》2007,(6):83-85
每一家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资金缺乏的问题就会凸现出来.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早期的商务印书馆也不例外.商务印书馆自1898年创立后,到1902年已经初具雏形,但离发展壮大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29.
王(笑道):李城外,你应该还有个弟弟叫城里。 李:我的这个名字是从《围城》中来的,城里城外,正反可读。王部长,您父亲王锦第先生是原商务印书馆编辑。1969年秋,文化部在成宁创办干校,6000多名文化人下放到向阳湖。作为其中普通一员,王老先生被编在四大队十五连劳动。  相似文献   
30.
商务印书馆早期成功因素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明 《出版科学》2007,15(1):89-90
本文从商务印书馆早期出版经营活动入手,从把握机遇、树立强烈责任心、重视人才、实行股份制形式、重视发行等方面,研究总结了商务印书馆早期的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