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7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教育   34242篇
科学研究   2250篇
各国文化   137篇
体育   1013篇
综合类   1332篇
文化理论   150篇
信息传播   2709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97篇
  2022年   464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612篇
  2019年   642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774篇
  2015年   1227篇
  2014年   2768篇
  2013年   2556篇
  2012年   2876篇
  2011年   3395篇
  2010年   3185篇
  2009年   3005篇
  2008年   3440篇
  2007年   2642篇
  2006年   2135篇
  2005年   1695篇
  2004年   1734篇
  2003年   1632篇
  2002年   1396篇
  2001年   1178篇
  2000年   886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61.
马克思曾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他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审美教育对造就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人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促进人与自身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提高人的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962.
李淑红 《甘肃教育》2006,(1B):61-61
音乐教学,尤其是歌唱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能使学生寓教于乐、陶冶性情。音乐教师在歌唱课中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正确地指导学生唱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热情。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领会这个要义,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嗓音特点前,在教学中使用不恰当的指导方法教学生唱歌,致使学生超音量,超声高、超音域发声,其结果不是损坏学生的嗓音,就是演唱效果不佳,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以下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经验,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63.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寻高校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从音乐教学内容入手,整合和优化教学,选择审美内涵深厚的音乐作品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其次要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渗透美学思想,让学生感悟到深刻的审美熏陶。之后要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来挖掘音乐课堂中的审美元素,加强学生的审美认识。最后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课堂,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展现高校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64.
文学这个概念在古代是模糊的、流动的,唐以前范畴的外延表现出强大的活性,推动着内涵由"文化性文学"向"审美性文学"演进,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观照,在南北朝终于形成了一个折衷性的泛文学概念.唐以后这个泛文学概念成为惯例,并表现出强烈的保守性,拒绝接纳新的体裁,极力维持着僵化的内涵,导致直到近代,清晰的"审美性文学"范畴在文学史上始终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965.
宗白华先生其独特的“散步式美学”方式对中国古代美学中“游”这一审美范畴作出了富有现代性意义的诠释,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生命力。本文从对“游”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审美内涵的探析出发,并结合宗白华的“散步式美学”对于“游”的审美意蕴的发挥,为现代人达到审美的生存寻求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6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可以化静为动,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用形象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67.
二月河"帝王系列"小说审美品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月河“帝王系列”小说体现出鲜明的“雅”、“俗”融合的审美品格。其“雅”的品格体现在深厚的化内涵及当代精神的开掘,而艺术表现方式、手法的一些特点及作品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则构成了“通俗性”品格。  相似文献   
968.
在通感视野下进行审美阅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情感表现力,通过体验情感美,拓展想像力,徜徉意境美中去倾听人的生命、关注人主体,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灵体验,进而丰富、健全人的感觉,使生命在通感审美中诗化,使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相似文献   
969.
妙是中国文化、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文学艺术中富于民族艺术精神的审美范畴。妙在文化、哲学、文学、书法、绘画、审美等方面,表现出其自身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970.
论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而实施的教育。情感教育反映了当前的主体性教育思潮,也揭示出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情感所具有的心理学、社会学意义以及审美情感对人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一切都促使着情感教育的兴起。这一思潮的盛行为当今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要实施情感教育还得树立情感教育意识、构建情感教育模式、培养审美能力及注意实施情感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