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83篇
科学研究   6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论中国学校体育的国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论与体育理论时,或在推广某种先进的学校体育经验与改革措施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是批评有些人,不考虑中国的“国情”,崇洋媚外,食洋不化,盲目套用,唬人误事。另一种是反批评前一种人,打着“国情”的幌子,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盲目排外,抵制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教材要反映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最新发展。”由此可见,学习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是必要的;在学习时,结合国情,从实际出发,同样也是不可忽…  相似文献   
62.
词汇与语言文化密不可分.汉语词汇十分清晰地记载了汉语的国情文化.该文以不同时期我国先后出现并流行的汉语词汇为例,分析其在不同时期所反映的国情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3.
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不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存在着适应国情论和不问国情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其中,不问国情论是新课改理论专家所坚持的,它承认新课改脱离国情,认为适应国情论是过时的观念,国情是可以改变的,课程改革不必适应国情而贵在适应潮流和真理。这些认识,值得商榷。第一,关于要不要适应国情的论争,贯穿于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程,而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是只有适应国情才能获得成功。第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适应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教育的一般规律、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特殊规律。适应真理最核心的工作,不是脱离国情去宣扬空洞的理念,而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实际,全面把握中国教育的国情。第三,国情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历史存在,人创造历史又为历史所创造。国情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只有深刻地洞察国情,积极利用国情资源,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主体能力,才有可能积极改善国情。由此可见,不问国情论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的思想原则。为了健康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揭示课程改革的国情制约性规律,努力全面地、辩证地、理性地认识中国国情,能动地适应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64.
国情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了解国情是认识中国,发展中国的出发点。只有全面地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深刻理解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转型社会是中国法治建设走不出的背景。社会转型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法治结构是乡土社会的法和现代社会的法并存与对立。法治建设的理念和路径选择都要立足于转型中国的客观事实,观瞻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一体同构性,正视区域法治的差异性,撷一种法律与政治妥协的智慧,以开阔的视野,在坚持法治基本理念、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尝试探求具有“相对合理主义”的中国现代法治之术。  相似文献   
66.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提出了"以族群替代民族"、"民族问题去政治化"、"民族关系去政治化"、实行"第二代民族政策"等观点。此观点不符合中国国情,不顾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客观实际,在思想上造成了干扰,理论上造成了混乱,违背了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所以,所谓的"第二代民族政策"说是假学说,是伪命题。  相似文献   
67.
三岔河流域坡耕地垄向与侵蚀沟分布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土区坡耕地的侵蚀沟发育发展与耕作措施密切相关,垄向分布对沟蚀的影响机制研究能够为黑土区采取更合理有效的耕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东北典型黑土区的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13年地理国情普查提供的高精度基础数据获取耕地垄向和侵蚀沟数据,对沟蚀密度和裂度与耕地垄向角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垄向下沟蚀与地形的耦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坡耕地横坡耕作的趋势非常明显;②研究区耕地沟蚀强度为中度侵蚀;③耕地垄向角与沟蚀密度和裂度显著负相关,即随着垄向角的增大,研究区耕地的平均沟蚀密度和裂度呈线性下降趋势,横坡垄中的侵蚀沟密度和裂度最大,其中垄向角和沟蚀密度的线性拟合效果最好,沟蚀裂度稍差;④不同耕地垄向中的侵蚀沟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分异特征:当海拔大于280 m时,各垄向耕作都不能有效地抵御侵蚀沟的产生;当坡度大于15°时,横坡垄中的沟蚀裂度最小,但仍高于缓坡各垄向耕地中的沟蚀裂度;各耕作垄向在阴坡对侵蚀沟面积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8.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认为区域城市化是区域产业集聚和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区域人力资本提升,从而推动区域城市产业集聚与升级。由于我国城市化所面临的特殊国情,城市群发展战略将是区域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在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中,可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进来,加大政府的投入与支持,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界的沟通,赋予其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以灵活面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9.
《教育》2008,(4):50-50
林蔚3月4日在《瞭望》上撰文:近日,全国中小学都已陆续开学。与往年不同,今年春季开学后不少学饺的校长们又多了一件工作,这就是落实教育部推出的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70.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向学生进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进而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升华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寓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于乡土地理教学之中的目的。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乡土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