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肖昶是郴县早期党史中有名的人物之一。他1913年12月出生在郴县城栏杆塘王家祠堂,参加过湘南起义,上过井冈山,后参加国民革命军,担任过营长、上校参谋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参加解放军,任湘南游击队司令部南区指挥所指挥员。解放后,担任过郴县人民办事处副主任、郴县人民政府秘书等职,1965年病逝。  相似文献   
22.
首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堪称是国共两党合办和共同培育造就军政干部的摇篮。国民党统率的国民革命军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之不少高级将领,都出身于军校前六期的师生中。军校师生中的国民党人始终是国民革命军依赖和创建与发展的核心力量,而校内的中共党员则在人民解放军的启创、发展与壮大整个过程中,一直是中坚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23.
瞿秋白在中共领导的早期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史上,尊重来自基层党组织的首创精神,积极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实行土地革命和组织工农红军的决议精神,对于中共领导的早期人民军队名称的演变,起到了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直接控制的叶挺十一军二十四师、第四军二十五师和亲共的贺龙二十军,随二方面军"东征讨蒋",集结九江,准备"依张回粤,徐图发展",后因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追随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准备在庐山会议"分共",在九江的中共党政军领导人连续召开三次会议,策划南昌起义,中共中央成立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了南昌起义,起义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5.
杜锡珪的墓志铭是福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众多墓志铭中的一件。这件墓志铭不仅全面地概述了杜锡珪戎马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同时,还为我们研究民国时期闽籍海军将领,尤其是为研究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提供了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26.
8年抗战中的川军第20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军是一支由川人组成的国民党军队,抗战爆发前为四川军阀杨森的私人武装,初辖7个混成旅,1个宪兵团,1个手枪团。1926年,杨森的这支川军被广东国民政府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杨森为军长,朱德为党代表,共辖8个师。1936年,归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指挥,在川、康、滇3省追剿红军。全面抗战爆发后,20军由贵州出发,踏上了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漫漫征程。  相似文献   
27.
国民革命军在建立之初,就借鉴苏联的作法,在军中设立党代表,谋求建立一支党控制的部队,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党代表的破坏和以军干政的盛行,国民革命军迅速走上了军阀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8.
史今 《集邮博览》2009,(8):56-56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起义原定7月30日夜发动,后因张国焘的阻挠而延期。  相似文献   
29.
陈诚 《兰台内外》2011,(3):51-52
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该战役共进行了4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相似文献   
30.
王舒乙 《收藏》2013,(12):80-80
1926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为完成总理孙中山的遗愿。发表《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