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02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1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淦生 《教育》2012,(25):38-39
"惩戒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必要的形式,因为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将"惩戒教育"与体罚学生区别开来。"惩戒教育"与"体罚学生",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惩戒教育"具备的两个前提是:第一,它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二,事先已经做出了相  相似文献   
52.
《小学生》2013,(Z1):88-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盗窃、损毁或  相似文献   
53.
视野     
《现代技能开发》2013,(8):I0001-I0001
2013年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在京召开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根据规划,婴幼儿配方乳粉将在2013年内成为实时可追溯产品。目前,国内食品可追溯体系与国外比较.一个重要差距是与法制体系的关系。国家还要加强立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大对食品追溯体系造假企业以及不作为企业的处罚力度。企业要想进入食品行业。就必须建立这个体系。  相似文献   
54.
我们每日和猫咪相处,却几乎完全不懂它各种行为背后的意义,而只是想改变它。而对于我个人的意义则是,通过这些,我居然更明白,怎么去爱一个人,怎么更好地与一个人相处。非常神奇!请先确定自己是猫型人还是狗型人,狗型人请不要养猫。在猫咪心中,你只是并且永远只是它的室  相似文献   
55.
《中国新闻周刊》2007,(39):18-18
欧盟委员会10月22日宣布,美国微软公司已决定放弃上诉,同意完全履行欧盟2004年对其作出的反垄断处罚决定。这个处罚决定包括,缴付4.97亿欧元的罚款,同时还必须改变其滥用在软体业界垄断地位的商业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56.
处罚孩子     
  相似文献   
57.
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的概念、构成条件、处罚等问题皆作了较为深入、成熟的探讨,但对单位共同犯罪问题尚缺乏深入的分析,单位共同犯罪,是我国刑事立法和理论的一个发展,本文对单位共同犯罪的特征、分类和刑事责任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8.
教唆犯性质的独立性说和从属性说两种学说的争论由来已久 ,对其应从属于实行犯处罚还是独立处罚也是众说纷纭 ,在这里简介一些观点并大胆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9.
晚近以来,我国刑法理论对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的讨论趋于热烈,但多是基于日本刑法理论并和说的思想展开论证。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刑法规范第43条将中止犯作为未遂罪的一种减轻或者免除刑罚,而我国《刑法》第24条对中止犯的规定却有所不同,是以是否造成损害为界限,分为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梳理以往关于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的学说基础之上,从我国刑法规范出发,可以分离中止犯减轻处罚的根据与免除处罚的根据,最终形成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二元论立场:在中止犯造成损害时,对其减轻处罚的根据与违法、责任减少说具有亲和性;在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时,对其免除处罚的根据与刑罚目的理论具有亲和性,并以二元论立场为根据,进一步探讨对认定中止犯自动性认定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60.
故意杀人罪与交通肇事罪在一般情况下不难区分,但在复合罪过的情况下,问题显得颇为复杂。交通肇事后逃逸,不及时抢救被害人,从而导致被害人死亡,根据1997年刑法133条,要从重处罚;如果积极逃逸,可能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研究这一问题,是司法实践中区分此罪与彼罪、正确定罪量刑的客观要求,也是减少错判误判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