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389篇
科学研究   14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21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当代师范生思想道德面貌总体上是健康的,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是一部分师范生在人生理念上过于注重个人发展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个体等等。对此,我们应采用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师范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原因,为师范院校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力图为提高和加强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探讨和借鉴。  相似文献   
42.
《广西教育》2015,(12):26
据东北网近期的一则采访调查显示,大庆的一所有80名教职工的小学里,一线男老师从过去的10多名减少到目前的3名;同是该市的一所有108名教职工的中学里,一线男老师不足20人;而该地区有着1440名学生的师范教育学院,男生仅有240人。这则报道所反映的事实,应该说十分普遍。在国内的中小学里,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是不争的事实,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3.
目前,我国高校师范类本科生语言文字技能课普遍存在问题,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相符,导致师范类学生的基本技能与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对师范类本科生语言文字技能训练方式、方法等进行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44.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现代化教学素质之一,要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实效性,核心是解决有效教学问题,其策略有:一是加强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二是加强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学论等课程的整合,三是注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四是采用有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5.
师范生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以信息快速增长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人才不再仅仅掌握一些既定的知识.而是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乃至发送信息的信息素养,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信息化社会所要求的人们具有快速获取信息及创  相似文献   
46.
师范生模拟教学存在紧张、自卑、自负、畏难、依赖等心理健康问题.教学中,采取科学的矫正策略,扫清这些心理障碍,培养他们正确客观的自我认知能力,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独立创新的个性品质,对促进师范生优良教学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从教育见习的特点与性质分析入手,结合教师胜任力结构要求,探讨教育见习在师范生职前专业胜任力提升中的地位、作用,并就此对当前师范院校的教育见习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8.
高职师范生品德教育目的是培养“有德性”的人。内容包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注意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加强高职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显性德育环节与隐性德育环节的结合。  相似文献   
49.
《考试周刊》2016,(70):135-136
中小学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将来无论是创造生活,还是享受生活,都必须有一定的科学素养。由此可知,通过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师范生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将来所教学生的素质。在师范教育中有意识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是提高中小学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保证。上乘的科学素养不仅表现在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对科学持续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及社会责任感,拥有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的能力。不难理解师范物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师范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0.
高师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德育工作的特殊性。高师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对师范生的教育,而且包括对教职工的教育,还包括培养师范生育人本领。必须把这三个层面的工作都作为德育的着力点,才能全面完成高师德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