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5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5篇
教育   29237篇
科学研究   1914篇
各国文化   102篇
体育   461篇
综合类   1121篇
文化理论   359篇
信息传播   3488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662篇
  2022年   559篇
  2021年   847篇
  2020年   940篇
  2019年   970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986篇
  2014年   2540篇
  2013年   2001篇
  2012年   2457篇
  2011年   2608篇
  2010年   2283篇
  2009年   2305篇
  2008年   2771篇
  2007年   2324篇
  2006年   1947篇
  2005年   1606篇
  2004年   1469篇
  2003年   1495篇
  2002年   1509篇
  2001年   1116篇
  2000年   704篇
  1999年   329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是治理社会、安邦治国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手段。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约束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是通过民众的廉耻心从而自觉约束自我行为,属规范行为的内在动力。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通过一整套执法机关来行使实现的,它是通过强制手段来约束民众的行为,惩治违法行为,属规范行为的外在动力。在中国漫  相似文献   
142.
文章在简单分析当今网络业高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在网络建设方面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就其在发展网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146.
本文对自然法的衰落与复兴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并粗略地概括了新自然法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7.
仁学的本质论意义,体现了儒家美学的基本内涵,因为仁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所以这一世界才是美的世界,诗的世界,所以这一世界充满勃勃生机,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溢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这一观点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生命精神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以仁为人性的基石,为儒家道德秩序的建立提供了立论的出发点,泛爱生生是儒家人性论的精神所在,既具有道德的内涵,也具有审美的内涵,它显示了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独特理解,并且深化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148.
德育和德育课程的评价始终是一个难点。一方面,学生的品性和社会性具有情境性和内隐性的特点,学生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和情感之间并没有很大的相关性,使得传统的德育和德育课程的评价或者成为知识的测试,或者成为评价者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表现,给予学生品行的“鉴定”。另一方面,德  相似文献   
149.
一位连续8年被树为标兵连队的指导员在介绍该连队的经验时说,他们连队能够一直保持战斗力旺盛、连续先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干部清正廉洁。听到这里,笔者不禁联想到另外一个连队的情景。这个连队干部军政素质个个顶呱呱。新班子刚刚组建时干部廉洁,连队建设蒸蒸日上。后来,连队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经不住拜金主义的冲击,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最终妥协在战士的“好意”面前。于是乎,谁送礼就给谁办事,谁与他们关系密切,好处就给谁。长此以往,军心涣散,连队建设逐渐跌至低谷,一蹶不振。两个单位的经验教训泾渭分明,耐人寻味。它告诫我…  相似文献   
150.
近年来。公司社会责任一直都是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公司在为股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兼顾社会效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应当包括法律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正确运用法律与道德两种调整手段,强化公司社会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