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4694篇
科学研究   16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211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43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不少令人欣喜的变化。语文教学正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学生发展本位转变。然而不少教师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认识仍很模糊,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但“语言学习”与“精神培育”裂开的现状仍很严重,或一味地强调“感悟”,得“意”记“言”;或一味地注意“实践”,只见“语言”不见“精神”,甚至因为过度地追求“丰富的人文性”而丢失文本,空谈精神和思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2.
21世纪将是以高科技为核心,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教育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彻底改变教育模式,转变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成绩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这个时代对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3.
我校自1995年开始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确立了“能力本位、实践导向、学生主体”的指导思想,“宽基础、活模块、多资格”的实验框架,初步形成职校教学新模式。一、确立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职业教育为生产、经营、管理或技术服务第一线培养人才,因而,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最为密切,它直接与劳动力市场相联接。对学生来说,职业教育也是生存能力教育。他们要凭着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到人才市场上去竞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是他们竞争上岗的资本,也是他们终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  相似文献   
94.
新世纪的师范教育确立能力本位的基本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要求,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崭新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内涵,也是师范教育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因此,必须采取调整师范教育目标和课程结构、加强教育实践环节教学、增强指导性、渗透性和示范性、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等基本策略,努力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未来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5.
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窄、旧,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阅读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知识本位,转变为“人本本位”,既关注知识和能力,又关注方法、过程和情感,强调语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人素养的培养,弘扬主体精神,激励学生语学习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学习方式以及独特的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摸索出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邰爽秋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著名教育家。他的民生本位教育思想与活动有力推崇与践行教育应从发展人民生计出发、改进人民生活、推动社会生产进步的理念。特殊教育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得以萌发与发展。邰爽秋将其教育思想投射到特殊教育领域,针对其对象界定、班级组织、课程设置、师资管理、经费管理等诸多办学因素都做出完整、明确的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98.
德性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自我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使个体形成良好的德性品质,应从个体德性发展的动力和行为加以探索。德性行为发生的动力机制,心理学界盛行四种理论:先天本能论、社会学习论、交互作用论和社会动力论。德性行为启动过程为:在启用机制条件下进行德性收益分析,经过激励机制的调控,迅速判断后发出德性行为。这是一般情景的德性行为启用过程,在复杂的德性情景中,促使个体做出有效德性行为的是自律德性,即德性自我管理,它的形成途径是:对德性规范的认同,用责任为德性立法,在意志指导下行动,习得自我约束力。  相似文献   
99.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终端、移动设备、网络媒体等走进了校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微课程"在这一背景下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在深入探讨专业现状和学生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微课程"的特点,提出符合高职环艺专业人才发展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0.
新一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为此,世界各国政府和教师组织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除了依靠政府的力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之外,教师任职的学校应该承担更重要的职责,学校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本文认为,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立足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思路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通过制度规范改变教师行为;形成促使教师自我发展的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