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6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运用学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对要学习的材料必然具有浓厚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而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对所学知识是否产生兴趣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高芳莉 《陕西教育》2006,(12):40-40
任何形式的师生互动都会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教学中,师生一方积极的情感也会使另一方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除了要设计好教学内容外,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用情感去推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3.
一我班有一名学生耿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知是谁,给了他个美名“爆竹。”名字不雅,倒也名副其实。耿浩因为上课看课外书,被老师看到, 正当老师想没收他的书时,他猛地把书撕成了两半;因为向班长要数学作业抄,班长坚持不给,他对班长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因为上课迟到, 挨了批评,他竟用石子砸坏了教室的窗户。细心观察耿浩在学校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24.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它表现为人力求认识和获得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的活动。兴趣通过情绪反应来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积极性。即凡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觉得心情舒畅和愉快,效率也较高。反之,则心理动力不足,缺乏激情,效率低。  相似文献   
25.
许铁梅 《幼儿教育》2001,(11):28-28
在刻骨铭心的痛楚中,大卫——我的儿子,随着曙光来到了人间。新的环境完全不同于胎内环境,大卫将怎样生存与发展?怎样逐渐成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个体呢?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过程,也是一个缓慢的,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6.
《生活教育》2008,(7):23-23
此次汶川地震后,在所有灾区的人正在经历重大心理创伤时,请千万留意一下身边的儿童,因为他们和成年人一样,也正在经历这场前所未有的心理创伤。1、需要留意孩子的哪些反应?(1)情绪反应:感到恐惧、害怕,有的会哭泣,有紧张、担忧、迷茫、无助的表情;有的逃生出来的孩子会因为同学老师的伤亡产生自责:警觉性增高,如难以入睡、浅睡多梦易惊醒;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哮喘、荨  相似文献   
27.
一、认识情绪和情绪管理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情绪最基本的四种表现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对于情绪,我们无法直接观测个体内在的感受,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其外显的行为或生理变化来推断其情绪如何。通常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得越强烈,说明其情绪越强。情绪本身无所谓好坏和优劣,但一般可划分为积极情  相似文献   
28.
杨波 《新闻窗》2012,(3):62-63
少数民族舆情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少数民族群体对中介性社会事项所持有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意见建议等的综合表现。按少数民族舆情对社会造成有益或损害的后果,可分为补益性、损益性两种。笔者认为,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七种机制”,促进损益性少数民族舆情健康有序表达,进一步实现少数民族群体表达权利平等、表达渠道畅通、表达作用有效。  相似文献   
29.
在大家咨询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常常被问及。本文列举五个这样的心理问题,附以精炼的解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问题一:怎样才能迅速治愈伤心解答:成绩下降、被老师批评、和同学争吵……一旦遇到挫折,很多人会伤心。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就像听了笑话会笑一样。该伤心的时候伤心了,  相似文献   
30.
<正>挫折是指一个人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是人生普遍会遇到的一种挫败情境,人的一生中随时都可能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首先带给人的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情绪体验下,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会奋发继续努力。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认知和心理发展条件得不够成熟,常常不能对挫折做出正确积极的归因,导致对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