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19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攻击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进行回顾,通过参考一般攻击行为模型的逻辑框架,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分析体育运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引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个体人格、认知、情绪、生理唤醒水平;外部因素:运动情景因素。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个体攻击性的人格、认知和情绪,提高生理唤醒水平;参与低强度、低竞争性、低任务条件下的非接触性、娱乐活动和有组织、优良环境下的体育活动对于减少个人攻击行为水平更加帮助。在价值导向上,体育应回归其教育本质上,淡化功利与竞争意识;公共传媒应净化舆论环境,广泛宣传体育运动背后的精神价值及其人文理念,以促进公民身心与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2.
攻击行为又名侵犯行为,通常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近几年来,中职生发生攻击行为的事件屡见报道,如何有效进行预防已成为中职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发现中职生攻击行为主要是由于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被误读的个性化发展、盲目从众心理及被误导的社会认同感造成的。因此,要正确理解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个性观、创设良性的成长环境、理性解读社会认同感来预防中职生的攻击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73.
为了解服刑人员情绪智力和自我控制力与攻击行为的状况及其相关,采用整群抽样法对300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服刑人员的情绪智力和攻击行为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存在的差异。②服刑人员自身文化程度对于服刑人员的情绪智力和自我控制力有影响,文化程度越高,情绪智力和自我控制力水平越高。③主要抚养人的不同对于个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④服刑人员的自我控制力、情绪智力与攻击行为之间分别存在相关。结论:自我控制力和情绪智力对攻击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情绪智力和自我控制力的提高都可以降低服刑人员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74.
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承载着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却经常出现攻击行为等反常表现。以一个经常表现出攻击行为的“好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现象学视角对其行为发生进行描述分析,导出攻击行为的动力刺激及行为过程的自我体验,揭示该现象背后是儿童的自我发展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和冲突、压抑的家庭环境和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促使儿童通过攻击行为,寻求缺失的本体安全感的回归,寻求他人评价和自我看法的平衡。“好学生”发生攻击行为的教育学审思,要求教育者要用心看到、用心倾听以及用心爱护儿童,帮助其建立自我认同感、提升自尊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重建社会联结。  相似文献   
175.
好消息     
《母婴世界》2011,(2):12-12
1 研究显示吃糖可防止情绪失控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日报道,一项最新研宽发现.吃糖有助于控制攻击行为.防止发脾气。  相似文献   
176.
《中国教育网络》2014,(7):61-61
近日,一家欧洲安全公司将其所能监测到的互联网黑客攻击行为绘制在了一张世界地图上,并公布与众,旨在向人们展示出全球那些互联网环境最糟的地区,且存在着大量黑客。该安全公司的发言人表示,此地图不包含所有的网络攻击事件,而只是全球黑客活动的一个缩影,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却展现出全球网络的安全现状。根据地图显示,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在全球的黑客攻击来回碰撞。  相似文献   
177.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1):42-43
正上一期提到,陪伴精神病友长达二十多年的翁美川,虽然透过咖啡屋的训练,期待病友能够自力更生,但回到社会,歧视的眼光和工作的压力,还是导致大部分的病友回医院挂急诊,或躲到家里不敢出来。现实的无情,使美川大受打击,她不停地反问自己:"花这么多心力去关心一个人,到底值不值得?""这样是不是造成医疗浪费?"翁美川认为最大的主因,还是来自一般大众对精神病友的恐惧和排斥。"其实大部分的病友都没有攻  相似文献   
178.
攻击行为是犯罪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故试图以农民工攻击行为的实证研究为依据,探究农民工犯罪的深层原因,从而为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工攻击行为提供策略和犯罪问题提供依据,希望在准确认识的基础上,为未来农民工犯罪预防和控制找准落脚点。本研究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对攻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内隐攻击性用IAT测量,外显攻击性用自陈量表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工群体在内隐层面比非农民工群体存在对攻击性更强的偏好。(2)农民工群体两种问卷总分都明显高于非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群体在攻击问卷四个维度上的得分也明显高于非农民工群体。  相似文献   
179.
小学生体育课堂攻击行为的向性研究要兼顾正向性和负向性.只有正确的认识学生的攻击行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小学体育课堂攻击行为的向性研究将小学生体育课堂的攻击行为的特征分为表现特征和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包括:年级关系、时间关系、性别关系.表现特征表现为:冲突对象特征、群体关系、数量关系及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80.
康小华 《文教资料》2014,(1):139-140
为消除高职学生的攻击行为。文章从计划行为理论(TPB)视角分析了高职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加强制度建设、创建优良校风、增强抗挫能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营造和谐环境、注重人格教育等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